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近日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引发热议。自上任以来,帕特尔以“透明、问责”为核心承诺,近期更是在多档媒体节目中高调宣布,FBI即将向公众公开大量此前被隐藏的重要文件,涵盖“通俄门”调查与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等敏感案件,掀起舆论风暴。
承诺“透明浪潮”,批前任掩盖真相
帕特尔在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时表示,FBI将于未来两周内分批向国会和公众披露“卡车载量”的未删减档案,内容涉及前局长科米(James Comey)、前副局长麦凯布(Andrew McCabe)及前特工斯特佐克(Peter Strzok)等人如何在2016年大选期间“操纵司法程序、隐瞒关键证据”,并指控前任高层“将文件藏在无人问津的房间里”,严重损害了FBI的公信力。
帕特尔强调,这次信息公开“绝非掩盖”,而是为美国民众带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他与新任副局长丹·邦吉诺(Dan Bongino)共同承诺,将彻查历年来FBI被指控的政治化和选择性执法问题,力图重建外界对FBI的信任。
热点争议:法官与贩毒集团勾结、芬太尼走私新动向
社交媒体上,帕特尔关于“部分联邦法官与贩毒集团勾结”的言论引发激烈讨论。帕特尔警告称,北美毒品走私格局正在变化,芬太尼等致命毒品不仅通过南部边境渗透,近期更出现“经加拿大绕道入境”的新趋势,执法部门正密切关注相关线索,以遏制毒品泛滥。
此外,帕特尔还公开警示,2025年以来执法人员殉职人数上升,FBI已挫败多起重大恐怖袭击图谋,显示国内外安全威胁依然严峻。
质疑声:投资SHEIN引发道德争议
与此同时,帕特尔的个人投资也成为网络舆论焦点。据披露,帕特尔持有中国快时尚巨头SHEIN母公司Elite Depot Ltd.价值100万至500万美元的股份。SHEIN因涉嫌使用强迫劳动、童工及供应链不透明,长期遭到美国国会两党批评。尽管帕特尔在参议院确认听证会上承诺“将打击人口贩运、调查童工问题”,但外界质疑其投资行为与其反对人口贩运的立场存在冲突。
相关文件显示,帕特尔若获得总统豁免,仍可参与与SHEIN相关的事务。面对批评,帕特尔尚未公开回应,但此事已引发部分政界人士与人权组织的强烈不满。
FBI总部迁址,重塑机构形象
在大刀阔斧推进内部改革的同时,帕特尔还宣布FBI将搬离位于华盛顿特区的J·埃德加·胡佛大楼,计划将1500名员工分散至全国各地新址。帕特尔表示,原总部大楼“已不再安全”,新总部将更好地体现FBI的专业形象和安全需求。
社会反响:褒贬不一
帕特尔的系列举措在网络上引发两极化反应。支持者认为,他直面历史遗留问题,推动FBI走向透明,有望重塑机构公信力。批评者则质疑其投资伦理及部分言论的真实性,担忧FBI改革是否会沦为政治斗争工具。
无论如何,帕特尔主导下的FBI正处于风口浪尖。随着“透明浪潮”临近,FBI能否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赢回公众信任,仍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