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伊斯兰恐惧症激增引发关注 联合国与各界呼吁共同行动
2025年6月25日——近期,全球范围内反穆斯林事件激增,引发联合国及多家倡导组织的紧急关注。联合国在3月15日“国际反伊斯兰恐惧症日”强调,恐怖主义不应与任何宗教或族群挂钩,并呼吁全球对话以促进宽容与和平。
联合国大会于2022年和2024年通过两项重要决议,将3月15日设为“国际反伊斯兰恐惧症日”,并任命专门特使,推动全球应对伊斯兰恐惧症。最新数据显示,仅2024年美国反穆斯林歧视投诉案件就达8,658起,同比增长7.4%。以色列-加沙冲突被认为是部分仇恨事件上升的推手。
在美国,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报告称,针对穆斯林的仇恨犯罪,包括针对儿童与成年人的暴力袭击,以及就业和教育领域的歧视事件显著增加。欧洲多国同样面临挑战,焚烧古兰经等事件以“言论自由”之名频发,进一步激化敌意。
研究显示,网络虚假信息助长了伊斯兰恐惧症叙事,将穆斯林描绘为对西方价值观的威胁,这些内容往往通过有组织的网络传播。
各国政府正通过反仇恨立法和公共宣传活动应对这一趋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仇恨言论和极端主义思想正在威胁社会稳定与人权,全球社会必须团结一致,坚决反对偏见与歧视。联合国“仇恨言论战略”也在积极推动打击网络和现实中的仇恨行为。
联合国反伊斯兰恐惧症特使莫拉蒂诺斯表示,未来将推动立法完善、媒体责任、教育宣传和数据监测等多项举措,并计划于2026年在纽约召开高级别国际会议,汇聚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宗教领袖,共同探讨应对良策。
专家指出,伊斯兰恐惧症根植于恐惧与偏见,破坏社会凝聚力和基本人权。联合国及各界呼吁全球加强合作,推动包容与和平,让所有人无论信仰都能安全、平等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