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曝光,160亿条账号信息遭泄漏
2025年6月20日——网络安全研究人员近日证实,一起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导致约160亿条账号信息外泄,涉及Apple、Facebook、Google、GitHub、Telegram及多家政府服务等几乎所有主流在线平台。
本次泄露并非源自单一数据源,而是由多达30个超大数据集拼合而成,每个数据集包含数千万至35亿条记录。这些数据主要由各类信息窃取恶意软件(infostealer)生成,涵盖了社交媒体、VPN、企业与开发者平台等敏感信息。研究人员强调,这些数据不仅包含旧有泄露信息,更有大量“新鲜、可被武器化”的账号密码、令牌、Cookies和元数据,对缺乏多因素认证和安全管理的组织构成极大威胁。
调查显示,黑客通过信息窃取工具持续收集并整理这些数据,形成结构化的数据库,极易被用于钓鱼攻击、账号劫持、身份盗窃、企业邮箱入侵(BEC)等网络犯罪。Google已敦促全球用户尽快更改密码,FBI也提醒公众警惕可疑短信链接,以防止进一步损失。
据悉,唯一曾被媒体报道的数据集仅包含1.84亿条记录,远不及本次披露的160亿条规模。研究团队表示,类似大规模数据集每隔几周就会出现一次,显示信息窃取类恶意软件的泛滥程度。
专家建议:
- 立即更换所有重要账号密码,并避免密码重复使用;
- 启用两步验证或多因素认证,提升账号安全性;
- 定期使用“Have I Been Pwned”等工具检测个人信息是否遭泄露;
- 密切关注各类账户的异常登录和可疑活动,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网络安全专家警告,随着数据泄露规模持续扩大,个人和企业需高度重视账号安全管理,防止成为下一波网络攻击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