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全球领袖共话信仰:受难日见证希望与力量🔥80

Author: 环球焦点
Our take on Image@ news is .全球领袖共话信仰:受难日见证希望与力量 - 1
1 / 2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news.

受难日全球基督徒缅怀耶稣受难,强调救赎与爱的深刻意义

2025年4月18日,全球基督徒迎来了庄严的受难日(Good Friday)。这一天,教堂内外气氛肃穆,无数信徒和团体通过祷告、默想、读经等方式,深刻缅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与牺牲,强调其在基督教神学中的核心意义。

受难日是圣周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耶稣基督为人类罪恶被钉十字架、受死埋葬的历史时刻。尽管是哀悼的日子,但基督徒认为,这一牺牲带来了希望与救赎,象征着爱与宽恕战胜罪恶,为信仰者指明了通往永生的道路。

圣经经文成为默想核心

今年,许多教会和信徒特别引用以赛亚书53章5节及彼得前书2章24节:“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这些经文强调,耶稣的受难不仅是替人类承担罪责,更带来了和平与医治,成为基督教救赎论的根基。

有牧者指出,耶稣自愿献身,成就了神拯救人类的计划,其死亡不是悲剧,而是爱的胜利。正如彼得前书所言,“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信徒们被鼓励以信心回应,默想基督的苦难,体会其中的恩典与呼召。

守斋与不食肉传统延续

受难日当天,天主教及众多基督教派信徒遵守禁食与不食肉的传统,以此表达悔改与纪念耶稣为人类“舍身”的牺牲。许多教堂在礼拜仪式中不设音乐,祭坛空无一物,信众静默祷告,部分地区还举行“朝拜十字架”仪式,信徒逐一亲吻十字架,以表达敬虔与感恩。

据教会传统,禁食和不食肉象征自我克制与悔改,呼应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极致自我奉献。信徒通过舍弃肉食,效法基督的谦卑和牺牲,反思自身言行,追求灵性成长。

悲伤与胜利并存,呼吁信众默想大爱

尽管受难日充满哀伤,但基督徒相信,耶稣的死亡开启了战胜罪恶与死亡的序幕。正如许多牧者在讲道和社交媒体上提醒信众:“今天我们纪念的是耶稣的极大痛苦,但更要铭记,这正是救赎与新生的起点。”信徒被呼吁在这一天远离喧嚣,静心默想耶稣的爱与牺牲,让信仰的光芒照亮生活。

受难日不仅是基督徒的节日,也成为全球思考无私、宽恕与爱的契机。正如一位信徒所言:“在耶稣的十字架下,我们看到人性的软弱,也看到神性的伟大。唯有铭记这份爱,我们才能走向和解与希望。”


记者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