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拜登近日在芝加哥出席一场残障权益倡导者活动,发表了卸任以来的首次公开演讲。演讲中,拜登回忆起自己在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的童年经历,提及曾目睹非裔美国儿童乘坐校车的情景,并用“colored kids”(有色人种孩子)一词描述,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争议。
拜登在演讲中表示,自己年幼时曾亲眼见证种族隔离现象,这一经历深刻影响了他对正义与尊严的理解。他回忆道:“我记得小时候在斯克兰顿,看到一辆校车上坐着一群‘colored kids’,那时我才意识到世界并不总是公平的。”拜登强调,这些早期的见闻促使他在日后投身于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的事业。
然而,拜登使用“colored kids”这一带有历史色彩的词汇,迅速在美国社交平台X(原推特)等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认为,拜登的表述反映了美国社会曾经的种族隔离现实,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但也有不少声音批评其用词不当,认为即便是在回忆历史语境下,这样的措辞依然带有冒犯和歧视意味,显示出对当代种族敏感性的忽视。
舆论分歧明显。支持者指出,拜登的本意是揭示种族不公,强调自己从小对社会不平等的敏感与反思,呼吁公众关注历史遗留问题。反对者则认为,作为前总统和公众人物,拜登应更加谨慎地选择用词,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在任内及此前的政治生涯中,曾多次因种族议题言论受到关注。早在1977年,他就曾因对“种族融合”政策的表态引发争议,担忧“无序的融合会让孩子们成长在‘种族丛林’中”。近年来,拜登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自己支持民权运动,反对种族歧视,但其个人经历和言论始终是美国社会讨论种族议题时绕不开的话题。
此次演讲后,拜登团队尚未就相关争议作出正式回应。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事件再次凸显美国社会在种族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张力,也反映出公众对政治人物言行的高度敏感。拜登的经历和表述,既是对美国种族历史的见证,也提醒着当下社会在追求平等与包容道路上仍需不断反思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