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海地黑帮暴力升级 美国终止临时保护令引发遣返安全忧虑🔥60

Author: 环球焦点
1 / 2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news.

海地面临升级的帮派暴力与遣返挑战:人道危机加剧,经济与社会承压

帮派暴力席卷太子港,首都陷入瘫痪

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海地首都太子港约90%的地区已被暴力帮派控制,导致城市几乎完全瘫痪,国际航班暂停,城市与外界隔绝。自2025年初以来,已有超过4000人被蓄意杀害,较2024年同期增长24%。帮派势力的扩张使得政府治理能力急剧下降,社会秩序濒临崩溃,民众安全形势持续恶化。

联合国美洲事务助理秘书长Miroslav Jenča在安理会指出,帮派势力的巩固已波及整个太子港大都市区及周边地区,推动局势进一步向失控边缘发展。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执行主任Ghada Fathi Waly强调,国家合法性的流失正在引发连锁反应,合法商业活动陷入瘫痪,主要贸易路线被帮派控制,食品安全和人道需求急剧恶化。

人道危机加深:大规模流离失所与粮食不安全

目前,海地已有超过130万人因帮派暴力被迫流离失所,创下历史新高。许多家庭多次被迫逃离,生活在极度不安全和不可持续的环境中。国际移民组织(IOM)表示,这一数字较2024年12月增长24%,反映出暴力局势的持续升级。

粮食安全形势尤为严峻。根据粮食安全信息网络(IPC)的最新分析,近一半海地人口(48%)正面临高度急性粮食不安全,其中约6000人处于灾难性饥饿状态(IPC第5级)。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70%,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受阻,农民因道路封锁无法销售农产品。此外,气候灾害、地震和干旱等多重因素叠加,进一步削弱了本已脆弱的生计基础。

经济影响:帮派暴力与农业衰退导致贫困加剧

经济衰退与帮派暴力形成恶性循环。海地是西半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86%的人口每日收入不足两美元,56%的人口每日不足一美元。帮派暴力导致企业和社区无法正常运作,商业活动和贸易持续萎缩。农业生产同样遭受重创,尤其是被称为“海地粮仓”的阿蒂博尼特地区,农民因帮派敲诈、威胁和直接袭击被迫弃耕。

帮派通过设置路障和收取高额过路费,严重阻碍农产品流通,导致粮食价格飙升。例如,玉米价格在西北和东南部地区上涨10%。基础设施遭受破坏,农民被迫逃离家园,农业产量锐减,海地对进口食品的依赖度不断上升。然而,港口和机场频繁因暴力关闭,进一步威胁食品供应链。

遣返政策变化引发关注:50万海地移民面临不确定未来

在帮派暴力持续升级之际,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终止对逾50万名在美海地人临时保护身份(TPS),要求他们在两个月内自愿离境,部分人可获得机票和1000美元安置费。这一政策调整引发广泛争议。批评者指出,当前海地的安全形势极为恶劣,大规模遣返将使返乡者面临生命威胁和极端贫困。

联合国及多个人道组织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果断行动,防止国家治理彻底崩溃,避免人道灾难进一步恶化。美国政策的变化也引发在美海地裔社区的焦虑和抗议,许多受影响者担忧回国后难以生存。

历史背景:长期动荡与治理困境

海地自2010年大地震以来,政局长期不稳。2021年总统遇刺、总理辞职等事件加剧了政治真空,为帮派势力扩张创造了条件。多年来,政府治理能力薄弱,腐败与暴力并存,社会基础设施脆弱,公共服务匮乏。国际社会多次尝试推动政治和解与重建,但成效有限。

区域对比:加勒比邻国的应对与挑战

与加勒比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海地的帮派暴力和人道危机尤为突出。多米尼加共和国等邻国虽然也面临移民和治安压力,但国家治理和经济基础相对稳健,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社会动荡。相较之下,海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系更为脆弱,外部援助依赖度高,内部资源调动能力有限。

未来展望:国际社会与本地行动的关键时刻

展望未来,海地局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联合国和经济社会理事会等机构正推动加强本地和平建设,鼓励妇女和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寻求自下而上的稳定路径。然而,帮派武装的持续扩张、经济持续下滑、粮食危机加剧,以及大规模遣返风险,使得人道需求不断上升。

国际社会的援助与合作、有效的安全干预、以及本地治理能力的重建,将是决定海地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当前,海地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全球目光聚焦于这一加勒比岛国的命运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