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据最新信息整合的详细中文新闻报道,采用中国读者熟悉的新闻叙事风格,注重背景解读与多方观点平衡:
特朗普政府推出"F计划"改革 联邦雇员"去留权"引争议
核心提示:特朗普政府近日推出名为"政策/职业类职位"(Schedule Policy/Career)的新公务员分类体系,拟将约5万名联邦雇员重新划归"自由雇佣"类别,此举被视作其"深层政府"清理行动的升级。
政策核心:公务员体系"去制度化"
根据白宫4月18日发布的实施细则,约5万名涉及政策制定、政策倡导或机密岗位的联邦雇员(占联邦雇员总数2%)将被划入新设立的"政策/职业类职位"。这些员工将失去传统公务员的职务保障,成为"自由雇佣"(at-will)人员,联邦机构可基于"工作表现不佳、行为失当、腐败或破坏总统政策指令"等理由快速解雇。
该政策源自特朗普2020年提出的"F类职位"(Schedule F)行政令,拜登执政后曾废止该令,但特朗普今年1月20日重返白宫首日即签署行政令重启改革。按照最新时间表,人事管理办公室(OPM)已发布规则草案,待最终确定后将通过后续行政令完成具体岗位调整。
政治博弈:当"深层政府"遭遇"忠诚度测试"
白宫声明强调,新规旨在"清除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官僚",确保联邦雇员"忠实执行法律和行政政策"。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直言:"拒绝推进总统政策或存在腐败行为的政府雇员不应继续任职"。
该政策与保守派智库遗产基金会主导的"2025计划"深度绑定,该计划主张通过大规模人事调整重塑行政体系。支持者认为,现行公务员保护制度使联邦机构成为"阻碍改革的官僚堡垒",而批评者警告这将导致"政府运作政治化"。
争议焦点:公务员中立性保卫战
美国联邦政府雇员联合会主席埃弗雷特·凯利(Everett Kelley)强烈谴责该政策,称其"破坏基于功绩的公务员制度,威胁政府专业运作"。专家指出,新规可能开创危险先例——政策类岗位雇员虽无需公开支持总统,但必须"忠实执行行政命令",实质上形成"隐性忠诚度审查"。
OPM特别强调,新分类岗位仍将通过非党派、功绩制程序招聘,但《Axios》等媒体揭露,实际执行中可能出现"用忠诚度替代专业能力"的用人倾向。历史数据显示,特朗普首个任期内联邦雇员离职率创30年新高,本次改革恐加剧人才流失。
深层影响:美国行政体系面临重构
此次改革标志着特朗普"政府企业化"理念的深化。白宫将新规类比企业治理,主张"像经营企业那样管理政府",但《华盛顿邮报》分析指出,这种模式可能破坏政策延续性,使政府更易受短期政治目标影响。
随着2025年大选周期临近,公务员制度改革已成为两党角力新战场。民主党人警告该政策将制造"政治附庸体系",而共和党内部对此也存在分歧,传统建制派担忧过度政治化损害政府效能。
新闻背景延伸: 美国公务员制度改革历来是政治博弈焦点。1883年《彭德尔顿法案》确立功绩制原则,1978年《公务员改革法案》完善保护机制,此次"F计划"改革被视为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制度突破。当前全美约210万联邦雇员中,90%受公务员保护制度覆盖,新规实施后,"政策/职业类职位"雇员将失去申诉权和解雇程序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