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民再陷关税风暴:特朗普政府酝酿新一轮“关税救助”,农业危机加剧
【本报华盛顿综合报道】 随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美国农业再度陷入风暴中心。白宫近日证实,正在积极考虑为受贸易战冲击的农民推出新一轮“关税救助”计划,以缓解农产品出口锐减、市场份额流失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农民压力陡增,出口市场遭重创 自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最高达145%的关税后,中国迅速反制,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征收高达135%的关税,使美豆在中国市场几乎失去竞争力。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迦勒·拉格兰直言:“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我们身上还留着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 据统计,上一轮中美贸易冲突期间,美国农民损失惨重,2017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高达122亿美元,2018年骤降至31亿美元,种植面积一度减少15%。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贸易战导致中国大规模转向巴西等其他供应国,美国农民至今尚未恢复元气。
“救助”难解根本困局,农民呼吁市场而非补贴 特朗普政府2018-2020年曾动用280亿美元联邦资金补贴农民,试图弥补出口损失,但业内普遍认为这只是“止血”之举,无法修复市场结构性损害。美国农民联合会指出,逾20%的农场收入依赖出口,而关税不仅推高农资成本,还让美国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丧失价格优势,长远看将加剧农业垄断,挤压中小农户生存空间。 “农民要的是市场,不是补贴。”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代表哈特曼强调,“联邦救助只是权宜之计,只有恢复自由、公平的国际贸易,农民才能真正获得可持续的未来。”
贸易战风险外溢,通胀与经济连锁反应显现 本轮贸易战影响已远超农业本身。专家警告,关税升级将推高商品与服务价格,加剧美国通胀压力,进一步挤压普通家庭预算。同时,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联邦农业项目预算,令农民在极端天气和经济下行的多重压力下雪上加霜。
前景不明,农民呼吁外交谈判化解危机 尽管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鼓励农民“坚持下去”,并承诺“美国会保护我们的农民”,但基层焦虑情绪高涨。美国农业界普遍呼吁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与中国重建信任,达成可执行的贸易协议。密歇根州立大学农业经济学者戴维·奥尔特加警告:“美国农业无法承受与中国的又一场贸易战。只有恢复稳定、互利的贸易关系,才是美国农民的出路。”
结语 美国农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关税战的烈火再次炙烤着广大农民的生计,补贴虽能短暂缓解伤痛,却难以治本。未来美国农业的命运,系于能否走出“关税—补贴—市场萎缩”的恶性循环,重回开放与合作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