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战升级:越南台湾零关税换谈判 50余国紧急磋商美国新政 华盛顿时间4月5日,越南共产党总书记苏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提出将美国产品关税降至零的“全面互免”方案,换取美方对越南出口的同等对待。次日,越南政府进一步通过信函正式提议推迟原定4月9日生效的46%关税至少45天,并派特使赴美谈判。此举被视为东南亚制造业大国对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首次重大妥协尝试。
台湾方面迅速跟进,民进党立委郭国文公开呼吁当局采用“越南模式”,提出汽车关税与货物税调降方案,以总统级规格启动对美谈判。尽管台湾被列入32%关税名单,行政院已宣布880亿元新台币的企业纾困计划,但舆论普遍认为“采购换时间”策略难解根本矛盾。
中美欧博弈白热化 全球市场剧烈震荡 特朗普新政涵盖中国(34%)、欧盟(28%)、日本(25%)等主要经济体,引发标普500指数单日暴跌6%、德国DAX重挫5%的连锁反应。中国随即宣布自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并限制稀土出口。习近平在关税战升级之际公开参与植树活动,被外界解读为“战略冷静”姿态。
欧洲正酝酿9日的联合反制投票,意大利财长警告全面贸易战将导致“双重经济打击”。英国首相斯塔默称“旧秩序已死”,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南美与非洲出现策略分化:巴西加速推进欧盟自贸协定,津巴布韦单方面取消对美关税,南非则启动出口多元化计划。
供应链重构加速 东南亚沦为“新战场” 特朗普对越南、柬埔寨、老挝施加46%-49%关税,被分析师视为“对中国迂回供应链的正面狙击”。越南作为中美贸易战最大受益国,2024年对美出口额占其总出口30%,但中国仍是其最大进口来源国。此次关税重击暴露其“骑墙战略”脆弱性,迫使河内紧急调整策略。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透露,超50国已就新贸易条款与美接触[需补充信源]。分析指出,特朗普正以关税为杠杆重构全球贸易网络,但“零和博弈”可能引发更深层经济裂痕。全球企业面临供应链二次转移压力,新兴市场国家陷入“站队困境”,多边贸易体系遭遇冷战后最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