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特區 — 2025年5月28日
美國國會近期成為全國關注焦點,隨著預算爭議與政策辯論日益激烈,立法機構內外氣氛緊張。眾議院共和黨人經過一夜馬拉松式辯論後,近日以微弱優勢通過了一項規模達數萬億美元的大型減稅法案,旨在落實總統川普的財政優先事項。該法案除延長2017年川普任期內的企業及個人減稅措施外,還對小費、加班、汽車貸款等提供新的稅收減免,並大幅增加國防支出,同時削減社會保障、醫療補助與食品援助等多項聯邦計劃經費。
法案內容引發激烈爭議。共和黨高層與川普總統對法案表示歡迎,認為有助於兌現競選承諾,推動經濟增長。然而,民主黨人則批評法案過度偏重減稅,犧牲了對弱勢群體的基本保障,並警告大幅削減社會福利將加劇貧富差距。部分共和黨選民也對自身可能受到的影響表示擔憂。預算專家與聯邦儲備官員則警告,該法案可能導致聯邦赤字進一步激增。
參議院方面,針對眾議院法案中限制聯邦法官頒布全國性禁令的條款,部分參議員要求將其刪除,兩院之間的分歧進一步加深。預算協調程序屢遭濫用,成為兩黨繞過參議院60票門檻、強行推動己方主張的工具,導致國會內部博弈不斷升級。
在社會層面,計劃生育聯盟(Planned Parenthood)宣布,由於聯邦資金凍結及國會預算削減,明尼蘇達和愛荷華州各有四家診所將被迫關閉,對當地醫療服務造成重大衝擊。
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公開批評國會未能落實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GE)提出的削減方案,指責國會議員屈服於既得利益團體,未能真正為納稅人謀福利。
此外,國會近期決定對163名議員(以民主黨人為主)進行財務審計,聲稱要加強財務透明,但此舉被部分人士指控為政治打壓,進一步激化黨派對立。
美國國會目前正進入為期一週的休會期,外界對國會無法有效推動預算與政策改革的失望情緒升高。預算赤字屢創新高,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最新預測,2025財年赤字將達1.9萬億美元,未來十年累計赤字或超過22萬億美元,若減稅政策永久化,赤字恐再增4萬億美元。
隨著國會重返議事廳,預算與政策拉鋸戰預料將持續,短期內難以看到妥協或解決的跡象,全國對政府效能與社會公義的討論也將進一步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