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加強東翼防禦及對烏克蘭支援 應對俄羅斯威脅升溫
【2025年6月26日】—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近日宣布,鑑於俄羅斯構成的潛在威脅持續升高,聯盟正全面強化東翼軍事防禦,並提升對烏克蘭的支援力度。北約領袖於荷蘭海牙峰會上通過《海牙防禦投資計劃》,承諾至2035年將各國國防支出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大幅高於過往2%的標準,顯示對集體安全的高度重視。
東翼防禦升級 整合飛彈與衛星監控
北約正加強東翼的飛彈防禦體系,將現有飛彈防禦網與先進防空系統整合,以提升對俄羅斯可能軍事行動的防禦能力。此外,聯盟亦擴大衛星監控,密切追蹤烏克蘭及俄羅斯與東歐盟國邊境的軍事動態,提升戰場可視性。
美德合作部署長程飛彈 創冷戰以來新高
美國與德國宣布,將自2026年起在德國部署長程飛彈,包括SM-6、戰斧巡弋飛彈及新型高超音速武器,這是冷戰結束以來美軍最具威懾力的武器首次進駐歐洲,明確針對俄羅斯發出警告。
軍援烏克蘭 資訊加密與財政承諾
北約各國決議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資訊實施加密,限制敏感數據流出,以保障行動安全。聯盟並承諾未來一年向烏克蘭提供至少400億歐元(約432億美元)軍事援助,強調對烏克蘭「不可逆轉」的歐洲—大西洋一體化路徑,包括未來加入北約的支持。
對中國立場升級 首次聯合點名為俄戰爭「決定性推手」
本屆峰會公報首度明確將中國定性為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推手」,要求北京停止對俄軍事工業的物資與政治支援,並對中國太空能力及核武庫擴張表達關切。
北約秘書長:俄羅斯為最大生存威脅 聯盟將堅守防衛承諾
新任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強調,俄羅斯是當前北約成員國「最大的生存威脅」,聯盟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領土完整與一十億人口的安全與自由。他呼籲盟國加大對烏克蘭國防工業的投資,並強調歐洲與加拿大正積極承擔更多集體安全責任。
展望未來 北約持續適應地緣政治新挑戰
預計即將發表的峰會宣言將更為簡潔,或將不再直接譴責俄羅斯,但會明確將其列為長期威脅。北約此輪行動,展現出面對俄烏戰爭與全球安全局勢變化下,聯盟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與支援夥伴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