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討論升溫 全球緊張局勢持續發酵
【國際新聞中心訊】隨著全球安全局勢日益緊張,北約(NATO)未來發展及其防禦戰略成為國際關注焦點。近期,網路上對北約角色的討論顯著增加,尤其聚焦於防務開支、軍事部署及俄羅斯威脅等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強力推動北約成員國將國防開支提升至2032年前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5%的目標,但西班牙仍是主要國家中唯一尚未同意此計畫的成員。歐洲各國正加緊軍備重整,丹麥等多國國防首長警告,北約必須在三到七年內做好應對俄羅斯攻擊的準備,甚至有情報指出,俄羅斯可能在烏克蘭戰事緩和後六個月內發動某種攻擊。
美國智庫最新報告指出,若俄羅斯與北約爆發衝突,俄軍初期可能在地面上取得優勢,但在東歐地區將難以抵擋北約的空中優勢。報告同時強調,俄羅斯正加速軍事現代化與兵力部署,特別是在與芬蘭、挪威等北約新成員國接壤的地區。俄國近期已在彼得羅扎沃茨克設立新軍事指揮部,未來數年將有數萬兵力進駐該地。
此外,德國與法國部隊近日已前往愛沙尼亞,參加北約軍演,這一舉動引發外界對俄羅斯邊境局勢升溫的擔憂。波羅的海三國則紛紛加強邊境防禦,立陶宛在與俄羅斯接壤的橋樑上部署反坦克障礙物,拉脫維亞也有類似舉措,力圖防止烏克蘭戰爭情勢在本國重演。
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近日強調,俄羅斯正大規模提升彈藥產能,經濟體制亦逐步轉向戰時模式,這對北約戰略備戰提出更高要求。他警告,若俄羅斯對任何北約成員國發動攻擊,將遭到聯盟「毀滅性」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獲邀出席即將於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顯示北約正積極強化與基輔的合作,以應對區域衝突持續升級。
分析認為,儘管目前並無明確情報顯示俄羅斯有意主動攻擊北約,但俄方軍事重整及對西方基礎設施的間諜、破壞行動正引發北約成員國高度警戒。專家指出,俄羅斯更可能採取有限軍事行動或混合戰爭手段,試圖動搖北約內部團結,達到削弱聯盟實力的戰略目標。
隨著北約內部防務討論升溫及俄羅斯軍事動態日益頻繁,歐洲安全局勢未來走向備受全球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