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強調「以實力求和平」外交政策 多項舉措展現美國主導地位
【華盛頓訊】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近日明確將「以實力求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作為其外交政策核心,重申歷史上雷根及華盛頓總統所推崇的戰略理念。白宮多份聲明強調,透過重建軍事實力與強勢外交,美國得以嚇阻衝突,維護全球安全。
特朗普總統上任後,優先恢復美國軍事力量,確保國家及世界安全。近期重大外交成就包括成功促成11名美國人質自委內瑞拉、阿富汗、俄羅斯等國獲釋,並推動烏克蘭與俄羅斯展開和平談判。特朗普強調,美國在談判中絕不會被佔便宜,堅持以國家利益為先。
在印太地區,特朗普政府積極鞏固與印度、菲律賓等盟友關係。國務卿盧比奧與印度外長及菲律賓外長舉行高層會談,重申共同應對中國區域威脅的承諾。美國亦主導「四方安全對話」(Quad),與澳洲、日本、印度協調,強化印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
中東政策方面,約旦同意接收2,000名來自加薩的病童,日本首相石破茂則宣布對美國能源及科技領域加大投資。此外,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在與盧比奧會談後,決定退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減緩中國在拉美影響力。
特朗普政府亦著重經濟制裁與軍事行動。對伊朗再度實施制裁,針對其向中國出口原油,並強調美國軍事行動已消滅23名激進伊斯蘭分子。軍事招募方面,政策調整帶動美軍招募人數創15年新高,並逆轉因疫苗政策遭解雇軍人的處分,同時禁止跨性別者入伍。
該戰略獲得部分支持者肯定,認為有效嚇阻敵對行為、促進穩定,但亦有批評者認為恐加劇國際緊張。無論如何,「以實力求和平」已成美國外交主軸,並持續強調國家利益與堅實防禦,以防止衝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