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諾貝爾和平獎2025揭曉在即 潛在提名人選與爭議引發全球關注🔥66

Author: 环球焦点
1 / 3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trending.

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選引發爭議 特朗普與伊姆蘭·汗成焦點

奧斯陸訊——隨著2025年10月10日諾貝爾和平獎揭曉日臨近,全球目光聚焦於潛在提名人選及相關爭議。根據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公布,2025年和平獎共有338位候選人,包括244位個人及94個組織,數量創下新高。

本年度最受關注的提名之一來自巴基斯坦政府。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Ishaq Dar)已正式致函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提名美國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角逐和平獎,理由是其於近期印巴衝突期間發揮「關鍵外交斡旋」作用,成功促成停火,避免更大規模戰爭。此舉被巴基斯坦政府稱為「卓越國家領導力」的體現。

然而,這一提名在巴基斯坦國內外引起強烈反彈。社交媒體上,許多網民批評政府「討好」美國,質疑將一位支持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並多次否決加沙停火決議的領導人推薦為和平獎得主的合理性。巴基斯坦多位政界人士亦公開反對,認為此舉損害國家主權與原則,並加劇國內外對巴基斯坦外交立場的質疑。

除了川普外,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亦成為焦點。挪威政黨「中間黨」(Partiet Sentrum)聯合具備提名資格者,提名目前在押的伊姆蘭·汗,表彰其在人權與民主方面的貢獻。該提名同樣引發爭議,外界質疑政黨藉此操作選舉利益,並對提名程序透明度提出疑問。

諾貝爾和平獎自1901年設立以來,旨在表彰促進國際友誼、裁軍或和平會議等傑出貢獻。獲獎者將於12月10日於奧斯陸舉行頒獎典禮,獲頒金質獎章、證書及約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103.5萬美元)獎金。

儘管提名及評選過程高度保密,和平獎每年都因提名人選引發激烈討論。去年得主為日本原爆受害者組織「日本被爆者團體協議會」(Nihon Hidankyo),彰顯反核武運動的重要性。過去如馬拉拉·優素福扎伊(2014)及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2020)等得主,亦反映獎項對個人及組織推動和平的廣泛認可。

隨著獎項揭曉日臨近,全球將持續關注誰能最終獲得這一象徵國際和平最高榮譽的獎項,以及相關爭議如何影響國際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