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卫星首次实现人工日食:Proba-3任务震撼科学界
在近期公布的一项突破性成就中,欧洲航天局(ESA)的Proba-3卫星组合成功在太空中创造了“人工日食”,为天文观测和太阳研究开辟了新纪元。这一由两颗小型卫星组成的太空编队,通过精确到毫米级的飞行定位,实现了长达数小时的“日全食”效果,从而让科学家得以长时间观测太阳大气层——日冕。
Proba-3任务由两颗名为“日冕仪”(Coronagraph)和“遮光器”(Occulter)的卫星组成,彼此相隔约150米,在轨道上以极高精度保持相对位置。其中一颗卫星如同月球般遮挡太阳,另一颗则对准太阳日冕进行拍摄。这一编队飞行完全自主完成,无需地面干预,依靠GPS、星敏感器、激光和无线电等多项技术实现毫米级定位。
自今年3月以来,Proba-3已在测试阶段成功创造了10次人工日食,最长一次持续时间达5小时。科学家计划在正式进入科学观测阶段后,将每次“日食”时间延长至6小时。这一创新方式使得科学家能够在每一次轨道周期(约19.6小时)中自主产生“日食”,远超自然日食的短暂性和罕见性。
Proba-3任务不仅提供了清晰、连续的日冕图像,还为研究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提供了宝贵数据。其拍摄的日冕图像由三张不同曝光时间的照片叠加而成,能够完整呈现日冕各层结构,甚至捕捉到太阳耀斑和日珥等罕见现象。
此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太空编队飞行技术的重大突破,也为未来空间探索及太阳物理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Proba-3计划在两年内采集超过1000小时的日冕数据,所有原始数据都将公开,供全球科研人员使用。这一创新成果为人类理解太阳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