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越过第聂伯河夺取赫尔松南部关键岛屿 卡兰廷尼岛全面落入俄方控制
俄罗斯军队近日跨越第聂伯河,占领了位于乌克兰赫尔松市以南的卡兰廷尼岛(Karantynny Island)。该岛长期被视为赫尔松地区的重要战略据点,俄方此次行动被广泛认为是自年初在南部战线推进以来最具象征意义的突破之一。尽管乌克兰方面进行了多轮反击行动,但在持续炮击和无人机空袭的掩护下,俄军已实现对该岛的全面控制,并成功切断了乌军从赫尔松城区通往岛上的主要补给通道。
岛屿位置关键 连接赫尔松市河岸交通枢纽
卡兰廷尼岛地处第聂伯河右岸,紧邻赫尔松市的奥斯特罗夫(Ostrov)区。该岛与城区原以一座桥梁相连,桥梁同时服务于当地居住区与赫尔松水上公园的交通,被称为赫尔松地区南部重要的后勤通道。俄军占领该岛后,不仅控制了赫尔松城区南端的水域观察点,也在战术上形成对第聂伯河北岸乌军防线的压制。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卡兰廷尼岛控制权的变化对战局意义深远。由于岛屿地形平坦且河道狭窄,它成为俄军部署轻型装甲艇和两栖登陆部队的天然平台,有助于俄方建立跨河攻击的前进观察阵地。这一举动可能标志着俄方在赫尔松战线上的防守态势转向有限度的进攻行动,旨在稳固河右岸的战略高地。
乌军反击受阻 桥梁被炸断后补给困难
乌克兰军队在本周初尝试发动反攻,试图从奥斯特罗夫区通过桥梁对卡兰廷尼岛发起突击。然而,在10月23日深夜,连接两地的主要桥梁遭到精准导弹袭击,其结构部分坍塌,彻底切断了乌军的补给线。据当地消息来源称,桥梁被毁后,乌军被迫撤离大部分岛上士兵,仅留下少数观察哨作为掩护。
乌克兰防务部发言人表示,俄军在岛上部署了重型火炮和防空系统,使得乌方难以在夜间利用无人机或小艇进行侦察。赫尔松市民则报告称,市区夜间爆炸声明显增多,河道上空持续被照明弹照亮,显示战斗强度正在上升。当地居民被要求留在防空掩体中,交通部门封锁了通往河边的多条道路。
历史背景:卡兰廷尼岛的战略地位
卡兰廷尼岛在苏联时期曾是航运与休闲设施共存的区域,岛上建有部分码头和水上娱乐区。由于地处第聂伯河的支流交汇处,这里在冷战时期曾被列入赫尔松地方防御体系的重点区域。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乌克兰方面加强了对该岛的监控,并在岛上设立观测塔与轻型雷达阵地,以防范南部方向的渗透行动。
从地理上看,卡兰廷尼岛对第聂伯河下游的航运控制至关重要。掌握该岛意味着可对赫尔松港口及上游运输进行干扰。自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后,这里成为双方争夺的前沿地带。早在2022年底,俄方曾一度尝试跨河占领该岛,但在乌军猛烈火力下被迫撤退。此次行动标志着俄方在河右岸作战中的重新扩张。
经济与民生影响:赫尔松地区重建面临新挑战
卡兰廷尼岛的失守对赫尔松地区的经济和民生造成深远影响。岛上的基础设施,包括供电线路、水泵站和休闲设施在战斗中严重受损。赫尔松市政府估计,当地约3万居民的供水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部分区域出现短时停电现象。由于河岸爆炸频繁,货船运输和渡轮服务全部暂停,赫尔松港口的商业运营再度中断。
经济专家指出,第聂伯河北岸是乌克兰南部粮食外运的主要通道之一,此次战斗导致港区淤堵,农业出口短期内将进一步下降,从而加剧乌克兰南部的经济压力。与此同时,俄方控制卡兰廷尼岛后,可能尝试恢复河上通航,以扩大其在黑海北岸的货运影响力。这一举动若持续,将对该地区的贸易格局造成长期改变。
区域比较:南部战线战略态势变化
从更广阔的南部战线来看,俄方近期的军事行动显示出战线调整的迹象。除赫尔松外,俄军在扎波罗热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也加紧炮击频率,以牵制乌军兵力。分析人士认为,俄方正寻求通过多点施压,分散乌军力量,以巩固在第聂伯河下游的控制区。
与卡兰廷尼岛类似,乌克兰南部其他沿河岛屿也具有高度战略意义。例如,靠近涅卡季里诺夫卡的河心岛被视为乌方反击的潜在出发点。然而,这些岛屿普遍面积狭小、补给困难,一旦进攻不顺极易陷入被动。俄方利用无人机侦测和远程火力覆盖,使乌军难以在短时间内重夺河中阵地。
国际反应与未来展望
俄军跨越第聂伯河的行动引起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多国情报部门指出,俄方或正测试乌军的反应能力,同时为可能的冬季攻势预先铺垫。欧洲军事观察机构认为,如果俄军稳固卡兰廷尼岛的阵地,并进一步推进至河右岸更深入的地带,将可能改变赫尔松战线的总体格局。
乌克兰方面则强调,夺回岛屿仍是优先任务,军方正在筹备新一轮反攻。赫尔松地区的安全形势短期内预计将持续紧张,平民撤离计划正在扩大,部分居民已临时迁往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方向。
目前,俄乌双方在赫尔松方向的冲突被认为进入新的阶段。随着冬季临近,河水水位下降可能影响双方行动节奏,同时给前线士兵带来严峻的后勤考验。是否能在天气转冷前稳定控制第聂伯河沿线,将成为决定未来几个月南部战局走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