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2025年5月19日,美國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通過了由總統川普提出的重大稅改法案,這一舉措立即在社群平台X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支持者認為這是美國稅制長久以來最應該推動的改革,批評者則質疑其可行性與長遠影響。
法案內容與立法過程
這項法案旨在延長川普於2017年任內推動的稅收減免措施,並新增多項減稅條款,包括取消小費及部分加班收入的稅收,並為65歲以上長者提供每人4,000美元的額外扣除額。此外,法案還提出削減醫療補助(Medicaid)、糧食補助與清潔能源投資等支出,以平衡龐大的減稅規模。
法案的推進過程一波三折。上週五,因共和黨內部對於醫療補助削減及綠能稅收優惠取消意見分歧,導致法案一度受阻。然而,在週日晚間的罕見會議中,四名強硬派共和黨議員選擇投下「棄權票」,使法案以17票對16票的些微差距通過,所有民主黨議員則一致反對。
支持與反對聲音
支持者觀點:
- 支持者,包括川普及眾議院議長強森(Mike Johnson),強調這項法案將為美國家庭和企業帶來急需的稅收減免,刺激經濟成長,並兌現川普競選期間「取消小費稅」等承諾。
- 部分共和黨保守派則認為,雖然法案尚有不足,但已朝著控制政府支出與減稅的方向邁進。
批評者觀點:
- 民主黨議員與非黨派分析師則警告,若法案最終通過,未來十年美國國債將增加3兆至5兆美元,進一步加重目前已高達36.2兆美元的國家債務。
- 穆迪(Moody’s)已因美國債務快速攀升,於上週下調美國信用評等,並指出債務占GDP比重預計到2035年將達134%。
- 民主黨人批評,法案將使860萬低收入民眾失去醫療補助資格,並對社會安全網造成嚴重衝擊。
未來展望與社會反響
法案雖已通過預算委員會,但在眾議院全院及參議院仍面臨重大挑戰。共和黨內部部分強硬派要求進一步削減支出,民主黨則堅決反對。若未做出重大修正,參議院通過的機率甚低。
社群平台X上,支持者稱這是「美國稅制的歷史性時刻」,認為減稅將釋放經濟活力;反對者則批評這是「對富人有利的短視政策」,將加劇財政赤字與社會不平等。
預計本週內,眾議院將就此法案進行全院表決,屆時勢必再度成為美國政壇與社會輿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