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溫 北京釋出重啟談判意願 設五大前提要求美方回應
【本報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近期急劇升溫,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25年初對中國進口商品大幅加徵關稅,最高達145%,引發北京強烈反彈。中國外交部近日罕見主動釋出訊號,表示願意在特定條件下恢復與美方的貿易談判,為陷入僵局的中美經貿關係帶來一線曙光。
五大條件 北京要求美方展現誠意
據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方面已明確列出重啟談判的五大前提,要求特朗普政府必須:
- 展現對中國的尊重,特別是約束內閣成員的攻擊性言論;
- 指定一位獲得總統授權、具實權的首席談判代表,確保協議最終能由特朗普與習近平親自簽署;
- 對台灣及對中制裁等敏感議題,展現一致且可預期的政策立場;
- 正視並回應中國對美國制裁及台灣問題的核心關切;
- 停止以壓力、威脅、脅迫等方式與中國互動,回歸「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對話基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強調:「中國將優先選擇握手而非對抗,拆牆而非築牆,連結而非割裂。」他同時警告,若美方持續單邊施壓,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美國施壓加碼 全球供應鏈受衝擊
美方近期除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外,亦積極拉攏盟友,要求70多國配合限制中國企業利用第三地規避美國關稅,並防堵中國廉價工業品湧入全球市場,意圖孤立中國經濟,削弱北京在談判桌上的籌碼。同時,美國亦對中國科技業加強封鎖,禁止輝達(Nvidia)等企業向中國出口高階晶片,衝擊全球半導體產業鏈。
國際觀察:經貿僵局拖累全球經濟
世界貿易組織(WTO)警告,若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雙方貨物流通恐減少高達八成,對全球經濟成長構成重大威脅。市場亦出現劇烈波動,美元指數反彈,金價自歷史高點回落,顯示投資人對局勢充滿不確定感。
雙方互設底線 談判氣氛膠著
儘管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對未來90天內取得突破抱持樂觀,但美方明言將優先與其他貿易夥伴協商,對中國則「視其表現再定」。而中國則堅持「對話大門敞開,但必須建立在平等與尊重基礎上」,拒絕在壓力下讓步。
展望:領導人峰會成關鍵 中美關係走向未明
外界普遍認為,若中美雙方能就上述條件達成共識,最快有望促成特朗普與習近平的領導人峰會,為全球經濟帶來轉機。但若美國繼續強硬施壓,中方亦已表明「奉陪到底」,中美經貿對立恐將持續,全球市場仍將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壓力、威脅和脅迫不是與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只有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中美才能找到解決分歧的道路。」——中國商務部發言人
中美貿易戰進入新一輪博弈,雙方能否找到妥協空間,全球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