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軍事行動加劇 加薩地區緊張局勢升溫
近來以色列國防軍在加薩地區的軍事行動明顯升級,伴隨猛烈空襲和地面推進,短短24小時內便對超過百處目標展開打擊。加薩醫療及人道源頭證實,其中數十人喪生,包含急於獲取救援物資的平民。以色列重啟空投人道援助,旨在反擊外界對故意造成飢荒的指控,但援助途徑依舊受限。特拉維夫日常生活大致如常,與加薩悲慘情境形成明顯對比。國際斡旋陷入僵局,哈馬斯遭指責拖延人質談判,以色列內部呼籲「採取更果斷軍事應對」。
衝突全面升溫 數十名平民死傷
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南以色列引發新一輪戰爭,加薩走廊成為主要戰區。最新一輪衝突中,以色列國防軍(IDF)在拉法、汗尤尼斯、中部代爾巴拉和加薩北部多個城鎮持續地面進攻與高強度空襲。這些攻擊不僅針對被認為是武裝分子的目標,同時波及住宅區、臨時難民營、救援物資分發點等。
根據加薩地區衛生部說法,過去一週內平民死傷達數十人以上,其中女性與兒童占比過半。 醫院及急救人員遭受直接攻擊,醫事專用車輛亦發生損毀,讓本就脆弱的醫療系統雪上加霜。
加薩人道災難惡化 救援通道受阻
自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對加薩實施嚴格封鎖,導致食品、清潔水及物資短缺。儘管以色列政府近日恢復空投救援,但條件極其有限。以色列宣稱正逐步開放人道走廊,試圖改變國際間指責故意讓加薩人挨餓的輿論壓力。
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通報,近日有數十名巴勒斯坦人在北部地區等待糧食時遭以色列軍方射擊。 目擊者與部分援助機構證實,以軍在援糧卡車出現或群眾聚集時動用裝甲車、狙擊手拘束秩序。以方則辯稱發動「警告射擊」以防控潛在威脅,並質疑巴方死傷數據。
針對是否存在誤擊持白旗平民或問題目標識別的疑慮,以色列官方表明正在調查,但相關證據持續累積,外界關注軍事交戰守則、國際人道法執行情形。
加薩民生陷困境 特拉維夫秩序分明
目前加薩區域逾百萬人無家可歸,急需安置、糧食與醫療資源,地區基礎設施受損嚴重,受災居民多次遷徙僅求溫飽。 與此同時,在以色列方面,如特拉維夫及沿岸城市,社會與經濟運作大致正常。市區商業活動、學校和交通並未大規模停擺,僅部分地鐵路線及防空警報進行提前預警,充分展現鴻溝。
以巴對峙對地區經濟與人道形成重壓
衝突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遍及整個地中海東部。不僅加薩的農業、貿易及日常經濟陷入停滯,以色列本地物資供需、房產及旅遊行業也受波及。根據以色列央行統計,2023年起因戰爭造成的人力徵召、公共支出增加,已影響以國年度GDP成長預估。加薩地區封鎖對埃及、西奈半島、約旦部分地區亦產生溢出效應。
同區域歷史災難對比 本輪人道危機尤為嚴峻
刑事學者與社會學家回顧,過去二十年來以巴衝突時有反覆,但自2023年10月新一輪暴力爆發以來,基礎設施破壞和平民傷亡規模達史無前例。以色列2008-2009年「鑄鉛行動」、2014年「保護邊界行動」期間也曾造成重大死傷,但當前斷糧、停水、供電中斷及大規模流離失所問題更突顯人道困境。
國際間呼籲停火斡旋受挫 人質談判僵局
聯合國及全球主要人道組織持續呼籲立即停火、保障救援通道暢通。國際社會施壓以色列及哈馬斯儘速達成協議,釋放仍被扣押的約50名以色列及雙國籍人質。 但根據多國斡旋方表示,哈馬斯在恢復人質談判上進展有限,以色列高層主張欠缺實質成果,愈加支持軍事手段解決現有僵局。
民間反應與地區比較
加薩本地及外圍地區隨著戰事升級出現大規模抗議、聲援活動。約旦河西岸地區加強鎮壓、逮捕行動,同時發生猶太定居者對巴勒斯坦村落的攻襲與土地爭端。 相較於黎巴嫩、敘利亞及紅海平行區域,當前加薩的封鎖與救援阻礙規模最為嚴重。這種情形複製於2022年烏俄戰爭初期,但加薩人口密度更高,舉世矚目。
未來展望與國際壓力
放眼未來,即使以色列恢復局部空投援助,根本糧食與醫療危機恐未能迅速解決。地區經濟預計將繼續下滑,基礎建設復原時間難定。同時,國際社會對履行人道法責任、援助保護與公平分配提出更高標準與實質監督呼聲。
結語
以色列與加薩的戰火、平民苦難和國際壓力目前呈現膠著,短期內難以看見根本解方。隨著援助通道有限、談判受阻,地區各方面臨前所未有的人道與經濟考驗,全球輿論聚焦加薩生死線,呼籲國際社會更積極干預,為戰區居民爭取最基本的生存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