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內塔尼亞胡審判持續 國際反應兩極 領導地位與司法爭議再掀熱議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暱稱「比比」)近期再度成為國際焦點。他正面臨多起貪腐指控,審判過程引發國內外廣泛討論,支持者與反對者意見分歧。
內塔尼亞胡被控三宗案件,分別涉及詐騙、違反信託及賄賂。其中,「案件1000」指控他與妻子從好萊塢媒體大亨處收受價值約70萬新謝克爾的禮物,並違反利益衝突法規協助對方處理美國簽證及稅務問題。審判自2020年5月開始,目前進入辯方質詢階段,此前因應伊朗戰爭導致法院僅處理緊急案件,近期才恢復審理。
支持者讚揚內塔尼亞胡在國際關係上的戰略智慧,以及近期與伊朗激烈衝突期間的強硬領導。美國總統川普更公開呼籲取消內塔尼亞胡的審判或給予特赦,稱他為「以色列史上最偉大的戰時領袖之一」,並批評審判是「荒謬的政治迫害」。川普強調,內塔尼亞胡在與伊朗的對抗中表現卓越,為以色列贏得關鍵勝利,不應因司法程序而受到不公對待。
然而,反對者則認為內塔尼亞胡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之上,並與極端派系結盟,損害國家長遠發展。以色列國內反對派領袖多次呼籲議會合理安排議程,確保總理必須出席法庭聆訊,不應以議會辯論為由延後審判。
目前,內塔尼亞胡本人對川普的言論尚未公開回應,但其政黨利庫德集團已將川普聲明翻譯為希伯來文並發布於社交媒體。這場關於內塔尼亞胡領導與司法責任的辯論,不僅在以色列國內引發激烈討論,也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支持者強調其對國家安全的貢獻,反對者則堅持司法正義與政治問責,雙方立場難以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