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加薩糧荒惡化 三分之一居民數日無糧 兒童營養不良致命危機🔥60

Author: 环球焦点
1 / 3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news.

加薩人道危機加劇:饑餓與封鎖下的生存掙扎

加薩市,2025年7月24日 — 經過超過一年半的衝突和人道封鎖,加薩地帶陷入嚴重饑荒危機。據聯合國與國際救援組織統計,目前每三名加薩居民中,就有一人數天餓肚子,數十萬兒童和家庭的生存處境岌岌可危。人道救援團體警告,這場危機已達前所未見的嚴重程度,超過數千輛救援卡車受困邊境,急需援助的民眾卻無法獲得基本生存資源。

人道援助受阻,社區哀鴻遍野

自2025年3月封鎖升級以來,加薩的救援物資流入幾乎完全中斷。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高級官員指出,目前「每三人就有一人連續數日無法進食」,近1/4人口面臨迫在眉睫的飢荒風險。醫院數據與國際組織報告更指,至少10名兒童因營養不良離世,導致更廣泛的兒童死亡潮。

紅十字會也指出:「沒有救援卡車進入,就意味著更多家庭陷入糧食匱乏、無法獲得清潔用水、失去避風住所與基礎醫療支持。」。街頭,許多家庭只能仰賴臨時搭建的帳篷居住,長時間暴露於危險與健康威脅之下。

死亡與創傷:衝突加劇民生困頓

長達二十個月的戰事,使加薩基礎設施幾乎全面崩潰。據國際救援協會(IRC)統計,自2023年10月衝突重燃以來,已有逾五萬人喪生,十二萬五千人受傷,大多數罹難者與傷者都是平民。超過九成民宅受損,使大批居民流離失所,在毀壞的城市廢墟間尋找生路。

兒童成為最直接的受害群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近100,000名婦女和兒童急需治療嚴重急性營養不良」。最新的糧食安全分析同樣顯示,三分之二人口處於「緊急」或更高等級的糧食短缺狀態,嚴重營養不良導致兒童易感染腹瀉、肺炎、麻疹等傳染病,死亡率持續上升。

歷史背景:衝突根源與人道困境的演變

加薩地帶長期處於地緣政治爭端和經濟封鎖之下,基礎設施本已脆弱。2023年10月,因地區衝突升高,再次引發全面軍事對抗。期間,以色列對哈馬斯發動空襲與地面攻勢,加薩居民被迫大規模遷移。

2025年1月一度達成短暫停火協議,部分民眾獲准返家,但隨著三月衝突再起,整體人道處境更加惡化。十一週的救援物資封鎖使醫療與食品急缺,疫情、傳染病和營養不良病例暴增,社會全面陷入「生與死的競賽」。

經濟影響:從地區經濟動能到全面停滯

加薩經濟本以農業、建築和小型貿易為主,長年依賴對以色列及鄰近國家的進出口。然而,封鎖與衝突使這一切戛然而止。農地遭毀、漁業受限、本地市場徹底停擺,導致主要家庭收入來源斷絕。

根據國際評估,地區失業率已高達70%,家庭購買力銳減。超市、商鋪物資斷貨,基本糧油以天價流通,但多數人無力購買。世界銀行指出,加薩目前的經濟完全依賴國際援助,「人口幾乎全部陷入極端貧困」。

地區比較:國際人道危機中的加薩現象

從全球角度看,加薩目前的人道危機規模與嚴重程度,堪稱近年罕見。儘管世界曾多次見證索馬利亞、也門、南蘇丹等地區的饑荒危機,但如加薩這般「近乎全面封鎖、三分之一居民多日無糧」的情勢卻極為罕見。即便在全球援助介入時,救援物資也難以穿越重重邊境與核查,導致援助到達效率極低。

同時,鄰近的約旦河西岸、黎巴嫩與敘利亞難民區也曾陷入短暫糧食短缺,但規模與持續時間與加薩無法相比。國際人道組織普遍認為,如不立即恢復援助通道,加薩極有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嚴重的飢荒與公共衛生危機。

民眾聲音與國際回應

走在加薩市區,即可感受到民眾的急迫與無奈。「我的孩子已經三天沒有任何主食,只能喝稀釋的糖水。」一名母親在分發點外焦急等待。救援組織人員描述,「我們每天都在見證家庭由希望變絕望,在殘垣斷壁裡尋找下一頓飯。」

聯合國及各人道機構持續呼籲,必須「立即無條件開放人道援助通道,讓醫療、食品補給等及時抵達有需要者手中」。然而,隨著衝突升溫,前線運送仍極度困難。

健康危機加劇:長遠後果不可逆

不僅是當下的大量死傷與流離,加薩地區嚴重的營養不良還帶來深遠後果。專家警告,長期糧食與衛生匱乏將造成整整一代兒童的身心發育受損,甚至使慢性疾病、心理壓力成為常態。

醫療條件惡化,導致常見疾病也難及時治癒,嬰幼兒與孕產婦風險尤其高。某些病例中,腹瀉和感染疾患本可輕易治癒,卻因無法獲得基本藥品與營養而成致命威脅。

加薩危機的未來走向

隨著戰事未止與國際輿論升溫,加薩人道援助局勢備受關注。當前,兩百萬居民正面臨飯食、水源、居住的“三重危機”。全球社會普遍憂慮,若失控態勢持續數月,整體死亡人數、健康損失或將難以估算。

唯有解封邊境、全面恢復援助流動,加薩人民才有希望重新獲得最基本的生存條件。當前國際社會與鄰近地區的團結、協調將成控制危機的關鍵。

(本報記者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