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對沖基金經歷市場動盪比特幣受捧、美基金西進遇挫、新加坡老牌基金關閉🔥60

Author: 环球焦点
1 / 3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news.

對沖基金在市場劇變下命運分歧——比特幣崛起、亞洲資金退潮業界現新格局

近期金融圈熱議,對沖基金行業因市場環境劇變及資金流轉,呈現複雜多變的新局面。比特幣因應美國38兆美元國債不斷擴張而再次受關注,眾多知名財經人物和大型機構如摩根大通(JPMorgan)均視其為資產避險的重要工具。與此同時,新加坡長青對沖基金「新絲路投資」宣告關門,反映行業正因賺幅縮水及美國資金撤出亞洲而面臨新一輪挑戰。對沖基金資金流未有顯著成長,但表現仍優於大量資金外流的共同基金。此外,近期熱門研究報告認證序列動量(time series momentum)成為對沖基金擊敗市場的創新策略,顯示投資理念正加速進化。

對沖基金2025年業績兩極——波動市下「機會與挑戰」

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走勢詭譎。美國因貿易戰新一輪關稅政策及消費動能衰退帶來經濟疑慮,聯準會(Fed)選擇暫停升息並下調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沖基金表現明顯分化:部分以利率及信用策略為主的基金受益於債券市場波動,錄得正回報;而偏重於科技股的股票多空類對沖基金,則因全球科技股疲弱及經濟不確定因素承壓。

根據多家頂尖資本管理公司與產業監測機構的資料,2025年6月,整體對沖基金實現平均淨回報達1.68%,其中「多頭偏向」策略最為突出,受惠於全球股票市場反彈,繳出3.16%的佳績。而量化類、宏觀策略等亦有正面表現,但套利(arbitrage)策略則因市場效率提升而表現相對平庸。亞洲長短倉股票與新興市場策略呈現領先,歐美則受政治與經濟雜音影響回報較低。

比特幣熱潮與大資本入局——新一波資產避險潮流

與傳統投資標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受到越來越多機構認可,尤其在美國國債規模屢創新高、貨幣購買力被質疑的當口,一躍成為資產配置新焦點。知名財經評論員Jim Cramer公開稱比特幣是「世代財富的優良避險工具」。大型投行如JPMorgan也加深在數位資產領域的布局,連帶影響對沖基金在分散風險與追求非關聯報酬時,更積極配置加密資產。

在資本市場持續波動之際,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被視為抵抗法定貨幣貶值與國債危機的「數位黃金」,吸引機構與高資產淨值個人涌入;2025年以來,比特幣避險價值以及交易量顯著提升,對沖基金資金流局部流向數位資產,充分體現傳統與新興投資工具的賽局。

亞洲資金退潮導致「新絲路」停業——地區對沖基金震盪加劇

亞洲,特別是新加坡長期以靈活開放的金融環境吸納對沖基金,但隨著2025年美資快速撤離以及市場整體獲利下降,資本流向大型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明顯優於傳統對沖基金。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是新絲路投資基金長年屹立不搖後宣布停業。該基金過往以亞洲特有套利與長短倉策略見長,但近年在美國利率波動、地緣政治與風險胃納下降的夾擊下,難以抵禦資金外流與業績壓力。

近年對沖基金面臨國際監管趨嚴、投資人風險偏好降低、以及業績不如預期等多重挑戰。相較於ETF持續吸納新資金,及共同基金面對加速贖回潮,對沖基金成長動能受限,但部分策略型基金仍展現優於同類資產的抗跌能力。

對沖基金資金流量保持平穩,但結構性變化明顯——大型機構主導市場

雖然2025年首季整體對沖基金錄得126億美元資金淨流入,市場增長並未如ETF般爆發;大型對沖基金憑藉規模及風控優勢,在波動市場中繳出相對穩健成績,而中小型基金則因流動性壓力與募資困難逐步退出。傳統共同基金則因低迷報酬及手續費劣勢出現快速資金流失現象。

市場專家指出,投資組合管理人重點轉向動態調整投資權重與分散化策略,亦加大對創新策略如動量操作與人工智慧選股的投入。換言之,即使資金未大規模湧入,行業內部策略與資源分配已在本質上出現調整。

「時間序列動量」策略驅動新一輪突破——對沖基金投資創新加速

2025年引起投資機構廣泛討論的是「時間序列動量」(time series momentum)策略。這種策略,透過追蹤資產價格在特定期間的趨勢,調整多空部位,以期捕捉漲跌循環帶來的超額報酬。根據新近研究,應用該策略的對沖基金在今年多變的宏觀環境下表現突出,成功躲避大盤回調,同時也能把握局部反彈機會。

對沖基金業者認為,時間序列動量能結合量化投資優勢及多市場配置,成為高波動、市場方向頻繁逆轉背景下的持續獲利利器。該模式亦推動部分新基金設立目標明確、主打動量導向的投資產品,對現有市場生態形成積極衝擊。

與全球主要區域藍籌基金及ETF市場對比

與美國及歐洲相較,亞洲對沖基金更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匯率波動及地緣政治緊張影響。2025年美國大型ETF高歌猛進,吸納海量資金,而歐洲則維持溫和增長,穩定回報吸引長線資金。不過,亞洲基金處境相對艱難,策略需彈性調整以適應資本快速進出與市場風險升溫。

美國長青基金依靠龐大資產規模與複合型策略,在全球市場劇烈波動下依然主導收益排行榜。而歐洲基金著重ESG(環境、社會、企業治理)及合規因素,擁有氣候調適相關資產更易挹注表現。亞洲雖競爭加劇,但部分頂尖對沖基金憑藉區域專業知識與策略創新,成功吸引高資產價值投資人。

未來展望——業界轉型與投資人挑戰並存

展望未來,對沖基金產業須在環境快速變遷、全球資本競逐與政策環境轉變下不斷創新。比特幣及數位資產作為新一代避險工具將更受市場青睞;同時,結構性資本移動與策略創新也將主導產業格局。然而,持續的監管壓力、業績波動與巨頭主導趨勢,令中小型基金生存空間壓縮,對投資人而言,選擇具全球視野、高度風控與策略創新能力的基金將成為關鍵。

市場分化機會與挑戰並存,對沖基金業者需因應宏觀經濟、區域特色與投資創新多線佈局,方可在激烈競爭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