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妮亞·川普「愛因斯坦簽證」與公開缺席引發爭議
【國際新聞中心報導】美國前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川普近期因其移民身分與長期缺席公開活動再度成為輿論焦點。美國國會眾議員賈思敏·克羅克特(Jasmine Crockett)在國會聽證會上質疑梅蘭妮亞於2001年取得的「愛因斯坦簽證」(EB-1),認為其模特兒生涯成就難以與國際頂尖人物如娜奧美·坎貝兒或泰拉·班克斯等相比,質疑她是否真正符合「傑出人才」標準。
「愛因斯坦簽證」為美國EB-1類別,專為在科學、藝術、教育、商業或體育領域具備「卓越能力」並獲得持續國際聲譽者設立。根據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規定,申請人須獲得諾貝爾獎等國際大獎,或符合十項標準中的至少三項,例如在重要出版物報導、對領域有重大貢獻、作品展出於知名展覽等。
梅蘭妮亞於2000年以模特兒身份在紐約申請該簽證,翌年獲批。當時她尚未獲得國際知名模特兒大獎,也未達超模級別,主要成就為媒體曝光及與川普的關係。專家指出,EB-1簽證雖標榜嚴格,但實際審核帶有主觀性,部分申請人可透過律師包裝經歷,凸顯其在特定細分領域的「卓越性」。
本次爭議也引發對美國移民政策雙重標準的討論。川普總統任內大力推動打擊非法移民與限制親屬移民,然而梅蘭妮亞取得公民身份後,卻利用所謂「連鎖移民」政策為雙親申請綠卡,形成政策與實際行為的矛盾。
此外,梅蘭妮亞近年來鮮少出席公開活動,外界普遍認為她有意與川普的政治行動保持距離,甚至傳出她不願重返白宮。澳洲《60分鐘》節目曾專題報導其長期缺席,質疑其作為第一夫人的角色定位。值得注意的是,梅蘭妮亞近期公開表示支持墮胎權,立場明顯與川普相左,展現其獨立主張,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目前,關於梅蘭妮亞·川普「愛因斯坦簽證」的合法性、移民政策適用標準,以及其未來動向,仍在美國社會引發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