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尼河環境危機惡化 當局緊急展開整治行動
【本報訊】隨著卡羅尼河流域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當地政府近日宣布將優先推動河道整治工程,旨在應對持續的洪水威脅與污染積聚,保障周邊社區民眾安全與生計。
卡羅尼河是特立尼達及托巴哥最重要的淡水資源之一,流域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供應全國最大水庫卡羅尼-阿雷納(Caroni-Arena Dam)及其水處理廠,直接影響中部地區飲用水安全。同時,卡羅尼河流經的紅樹林濕地與沼澤區,更是生態多樣性熱點,棲息著罕見的紅鶴、螃蟹、食蟹狸等多種動植物。
然而,近年來卡羅尼河面臨多重環境威脅。首先,頻繁的強降雨導致河水暴漲,造成大規模洪災與基礎設施損毀。僅本月初,連續數日豪雨已引發流域內多處水患,當局緊急發布河流洪水警報,呼籲居民勿冒險涉水。
其次,工業與農業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農藥及肥料隨雨水流入河道,導致水質惡化、溶氧量降低及細菌含量超標,嚴重威脅飲用水安全與生態健康。此外,都市垃圾、非法傾倒及鄰近垃圾場的滲漏物也進一步加劇污染,導致卡羅尼沼澤及下游生態系統退化。
土地開發、森林砍伐與水土流失亦令流域自然調節功能削弱,洪水頻率與強度明顯上升。專家指出,過度開墾與不當建設導致植被覆蓋減少,土壤侵蝕加劇,河道淤積,進一步加重洪災風險。
針對上述危機,當局已啟動一系列緊急措施,包括加強河道疏浚、修復堤防、提升排水系統、嚴格執行污染防治法規,並加強社區參與與公眾教育,推動生態保育與可持續用水管理。同時,環保團體呼籲政府參考國際經驗,賦予河流法律權利,從根本上保障其生態功能與永續發展。
專家強調,卡羅尼河的健康關乎全國飲水安全、生態多樣性及經濟發展,呼籲各界共同努力,落實長遠保育與治理計劃,確保河流世代相傳,造福人民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