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陷財務危機 川普接管引發領導震盪與藝文界抵制🔥60

Author: 环球焦点
1 / 3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news.

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財務危機與領導層變動:爭議中迎來重大轉折

華盛頓特區——約翰·F·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近期正面臨罕見的財務壓力與領導層劇變。隨著美國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於2025年2月自任該中心董事主席,機構營運及資金狀況迅速惡化,引發業界和公眾廣泛關注。

財政困境加劇:收入驟減,捐助暫緩

根據最新財報,肯尼迪中心2025年訂戶銷售總額較2024年暴跌36%,導致收入減少了160萬美元,總票房收入從去年的440萬美元降至270萬美元。這一劇烈波動使本就仰賴票務和捐贈維持營運的肯尼迪中心陷入現金流吃緊的局面,雖然近年來在前總裁黛博拉·路特(Deborah Rutter)領導下,其基金會資產曾增長逾五成,但川普接管後,大型捐贈者現已紛紛暫停資助計畫。

該中心新任首席財務官唐娜·阿杜因(Donna Arduin)於員工會議中坦言,目前負債總額已高達4,000萬美元,且完全沒有現金儲備。她將部分財政缺口歸咎於多年政策失誤及REACH擴建計畫的債務償還壓力。不過,前任管理團隊和基層員工卻反駁這一說法,指出2023年該中心還曾錄得650萬美元盈餘,現有財務危機成因眾說紛紜。

領導層動盪與人事大幅調整

川普上任初期,隨即撤換全部董事並罷免路特,引發人心震動。近月來,關鍵行政人員及負責藝術企劃職務的資深員工遭到解聘。知名音樂家Rhiannon Giddens、Ben Folds及演藝顧問Issa Rae,為抗議管理層介入藝術自主與削減多元節目,相繼取消原定表演或辭退顧問職務,使肯尼迪中心的公眾形象雪上加霜。

法律爭議:自任主席合法性遭質疑

本次自上而下的人事重組,尤其川普強行自任董事主席的程序合法性受到各界質疑,引來司法觀察人士討論。批評者認為川普此舉未經充足程序,質疑機構治理透明度與公共監督責任。

國會撥款與歌劇院更名風波

除財政困境外,2025年國會撥款劇增也成外界焦點。今年撥款總額高達2.5億美元,為過往年度的六倍。不過,相關預算法案同時提案將歌劇院更名為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川普(Melania Trump)歌劇院,這一舉措引發藝文界及部分公眾不同程度反彈,進一步加劇對行政團隊的監督。

節目調整、爭議與社會反響

在川普領導下,肯尼迪中心展現出明顯政策轉向。新管理層宣布禁止拖曳皇后(drag show)等多元演出形式,結果引來藝術家集體抵制與消費者退票潮。多場演出因政治取向議題或「不夠主流」而被取消。這些爭議性決策不僅導致票房收入持續下探,亦使部分公眾對該機構未來文化方向充滿疑慮。

歷史背景:肯尼迪中心的藝術遺產與經濟角色

作為美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及故總統肯尼迪紀念機構,該中心自1971年設立以來,一直肩負藝術推廣與多元文化交流重任。歷年來,肯尼迪中心每年舉辦逾2,000場演出,包括歌劇、芭蕾、戲劇和流行音樂,並設有廣受矚目的Mark Twain幽默獎與Kennedy Center Honors兩大全國轉播活動。據《紐約時報》報導,機構大部分收入來自票務與自營收入(超過80%),僅少部分由聯邦贊助維持,故其生存高度依賴於市場經濟與社會捐助。

疫情衝擊與結構性挑戰

新冠疫情期間,肯尼迪中心一度因票房歸零與大型活動停擺,遭遇重大財政打擊。2020年,雖獲得2500萬美元聯邦紓困,但不到半年即耗盡。隨後再次裁撤逾六成全職員工,部分節目與教育推廣計劃亦被迫擱置。然而,即便疫情緩解後,面對觀眾習慣變化、消費信心下滑及政府日益嚴格的審查與約束,藝術產業整體的復甦依舊步履艱難。

與區域標竿機構對比

與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及林肯中心等美國藝術重鎮相比,肯尼迪中心一直以合理規模的基金會與開放藝文空間立足於國家首都。根據2023年財報,肯尼迪中心年度營收約2.86億美元,支出為2.8億美元,而紐約林肯中心同年收入超過3.5億美元,兼具資金彈性與多渠道營運能力。區域比較顯示,在政商環境與市場支持條件方面,華盛頓肯尼迪中心面臨更多政治干預及捐款依賴的不確定性。

社會聲音:觀眾、藝文界與贊助者觀感

近期領導層、政策與節目方向劇變,引發部分觀眾及贊助社群強烈不安。部分表演藝術愛好者透過社群媒體抒發失望,批評領導層過度干預藝術自由。專業評論指出,長期來說,若無法恢復穩定多元的節目與凝聚藝文信任,肯尼迪中心在產業生態中的影響力恐將受損。

未來展望與政策挑戰

面對4,000萬美元的債務、訂戶流失、主力藝人離場和贊助停滯,肯尼迪中心未來如何重建資金信心、回應公眾預期,以及在保障藝術自主與財政自律之間重建平衡,將左右其在全國藝文界的地位。外界普遍認為,符合公益、專業、開放的治理結構及多元穩健的資金策劃,是該中心渡過寒冬、重譜新局的唯一長遠之道。

截至2025年7月,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正處於成立以來最嚴峻的轉折期,無論是管理模式、藝術生態還是社會角色,都亟待回應時代對文化公共機構的期許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