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以色列聯手空襲伊朗核設施 中東局勢急劇升溫
【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軍與以色列聯手對伊朗三處主要核設施——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及伊斯法罕(Isfahan)發動空襲,聲稱此次行動「重創」伊朗核計畫。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強烈譴責美國行動「無恥」,並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重申伊朗自衛權,稱美國已對伊斯蘭共和國發動「危險戰爭」。
伊朗外交部指出,美國此舉嚴重違反國際法與聯合國憲章,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追究美國「非法使用武力」的責任。阿拉格奇警告,美國將面臨「永久性後果」,伊朗保留一切自衛選項,將以所有手段捍衛國家主權與人民安全。
以色列同時加大軍事行動,攻擊伊朗能源設施及國家廣播公司IRIB,引發國際社會對法律及人道問題的關切。伊朗當局將支持美以軍事行動者定性為「叛國」。
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在疑似地堡的電視講話中,斥責川普要求伊朗投降的說法「荒謬」,警告美國干預將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則表示,美國「必將收到回應」。
衝突進入第二週,伊朗已以飛彈反擊,儘管外界報導其飛彈庫存正逐漸消耗。以色列防空系統「鐵穹」遭伊朗飛彈突破,造成特拉維夫等地平民傷亡,至少24人死亡。國際原子能機構證實,美國空襲擊中伊斯法罕儲存濃縮鈾的隧道,但初步未發現核外洩風險。
英、法、德等歐洲領袖呼籲伊朗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俄羅斯及中國則公開反對美國行動。印度與土耳其已開始加強能源供應安全措施,全球油氣市場動盪加劇。
美國白宮官員坦言,無法預測伊朗將如何報復,區域及全球安全局勢高度緊張。專家分析,伊朗在外交與軍事上選擇有限,但已展現「造成對手傷害的能力」。
中東局勢持續惡化,國際社會密切關注各方動向,防止衝突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