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陷2.5億總部翻修爭議遭刑事調查傳聞 市場關注其去留與政策巨變🔥60

Author: 环球焦点
1 / 3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trending.

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鮑爾面臨潛在刑事移送及辭職傳聞:2.5億美元總部翻修案引發市場關注

華盛頓報導——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Fed)主席傑洛姆‧鮑爾(Jerome Powell)正身處強大政治旋渦之中。近期國會疑似將2.5億美元總部翻修案移送司法部進行刑事調查,並傳出鮑爾或將辭職的消息,市場對未來美國貨幣政策方向出現高度不確定性,全球投資人正密切關注事件發展。

頭條關鍵詞:聯準會主席鮑爾、刑事移送、辭職傳聞、總部翻修超支、美國貨幣政策、鮑爾遇壓、聯準會獨立、金融市場動盪、特朗普總統

翻修案預算大超支觸發審查波瀾

聯邦準備理事會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總部翻修案,最初經費預算為18億美元,最終卻以2.5億美元結算,預算超支達7億美元。這一財務失控狀況引發國會強烈質疑,並催生了可能的刑事移送行動。總部不僅象徵著美國金融系統權威,也是國家金融治理的實體象徵,預算失控的消息隨即在金融與政界迅速發酵。

特朗普總統在7月24日親自視察了翻修現場,並在現場公開質詢鮑爾,「對於一個開發案預算嚴重超支的經理,是否應該開除?」,間接點燃鮑爾可能被撤換甚至刑事調查的輿論。鮑爾則當場指出部分預算指控為誤算,並強調對最終支出負責,預期剩餘預算將妥善運用,翻修工程預計2027年完成。

鮑爾辭職傳言升溫,聯準會獨立性受壓

除刑事移送傳聞外,鮑爾是否將於任期屆滿前辭職,也成為政商界關注焦點。特朗普曾多次公開表示希望鮑爾主動請辭,原因包含對利率政策不滿,以及上述翻修案爭議。然而,鮑爾私下多次強調,不會屈服於白宮壓力辭職,認為自己繼續在位,是保障聯準會獨立性的象徵。北達科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克朗(Mike Rounds)也證實鮑爾「明確拒絕辭職,以維護聯準會免於政治力干預」。

聯準會自1920年代成立至今,歷經多次總統壓力,仍維持貨幣政策獨立,此次事件再度突顯當前政經局勢對機構獨立性的挑戰。如果鮑爾在重壓下辭職,可能為未來聯準會政策形成更直接的政府影響力開啟先例,引發專家極大憂慮。

利率政策變動預期推動市場動盪

鮑爾可能提前下台及刑事追責的消息,加劇金融市場波動。投資人預期聯準會若出現領導人變動,等同貨幣政策方向將出現突變,特別是在目前美國經濟尚未完全走出高通膨陰影之際。一旦鮑爾辭職,市場普遍預期短期內或將迎來「創紀錄幅度的降息」以提振經濟。這也引發部分經濟學家對通膨捲土重來的警告。

根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日前釋出的訊號,目前尚不預期7月底的決策會議會進行降息。但在白宮強大壓力下,政策調整的不確定性也推高了10年期美債殖利率與股市波動幅度。

歷史背景:聯準會高層遭受政治壓力的先例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自1913年成立以來,迄今未有主席因「事由」(for cause)遭總統撤換的先例。法律雖賦予總統撤換權,但以往領導人皆遵循機構運作獨立原則。即便歷屆總統皆曾批評貨幣政策方向,但實際將主席換人的行動極為罕見。

本案在超支議題發酵同時,恰逢選舉年,白宮與聯準會關係緊繃,擴大了政治色彩。特朗普總統公開反對現行利率政策,甚至以翻修案作為要求鮑爾自請下台的「合理藉口」。

經濟影響與地區比較:美國與他國央行的機構挑戰

美國聯準會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中央銀行,其領導層變動、政策方向牽動全球資本流動與經濟周期。鮑爾本屆以來,以數據驅動政策決策,維持相對保守的加息步調。與歐洲央行、日本銀行等主要經濟體比較,美國央行機構獨立性較高,政策透明度亦為全球央行典範。

近年來,土耳其、阿根廷等國發生央行總裁屢遭政府直接撤換的事件,導致當地貨幣大幅貶值及通膨失控。專家普遍認為,美國一旦打破央行高度獨立的傳統,將會顛覆全球對「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信心,對美國長期經濟與國際地位帶來深遠影響。

金融市場與公眾即時反應

華爾街交易員、企業界領袖與金融分析師普遍認為鮑爾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投資大戶密切關注白宮動向與信號,避險情緒推高黃金及美國國債價格。金融論壇與社群媒體上,對「鮑爾下台是否助長政治干預」展開激烈討論;同時,翻修案象徵問題亦加深公眾對政府財務紀律的疑慮。

結語:聯準會未來何去何從

隨著國會與司法部行動進度未明,鮑爾是否會提前下台及聯準會政策走向皆充滿變數。7月底的FOMC會議預計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無論鮑爾是否堅守崗位,這一事件都將在美國貨幣歷史寫下重要一頁。全球投資人、企業與政策制定者將持續評估這場高層動盪對美國經濟、資本市場乃至全球金融體系的深層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