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T4大混亂:護照檢查人手短缺引發旅客恐慌
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T4護照檢查崩潰,數百旅客錯失航班
2025年7月8日,西班牙馬德里——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Adolfo Suárez Madrid-Barajas)T4航廈今日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由於護照檢查崗位人手嚴重短缺,導致旅客大排長龍,現場擁擠不堪,數百人錯過航班,旅客焦慮情緒高漲。機場管理單位與警方正緊急協調,力求恢復正常秩序。
護照檢查崗位人力不足成主因
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T4航廈作為西班牙最繁忙的國際門戶之一,平日即承載大量國際旅客。根據機場營運方Aena及多家媒體報導,今晨高峰時段,護照檢查區僅有一半崗位有人值守,平均通關等待時間超過一小時。旅客人潮不斷湧入,現場擁堵情形急劇惡化。
多位旅客表示,即使提前四小時抵達機場,仍因無法及時通關而錯過航班。部分社群媒體用戶形容現場「如同難民營」,焦慮與不滿情緒蔓延。警方(Guardia Civil)多次介入,平息旅客間的爭執與混亂。
夏季旅遊高峰與系統故障雪上加霜
今年七月正值歐洲暑期旅遊高峰,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旅客流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3%。根據Aena數據,僅五月份,該機場就有574萬人次進出,創下歷史新高。本次混亂發生時,除人手短缺外,部分媒體亦提及護照掃描系統曾出現短暫故障,雖官方否認系統崩潰為主因,但技術問題無疑加劇了現場擁堵。
經濟影響與航空業連鎖反應
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是西班牙航空樞紐,連接歐洲、拉丁美洲及全球多地。此次T4航廈大規模延誤與旅客錯失航班,對航空公司、旅遊業及當地經濟造成直接衝擊:
- 數百班次航班延誤或取消,航空公司需為受影響旅客提供食宿補償與改簽服務,營運成本大增。
- 旅遊業者與酒店業者面臨旅客行程延誤、預訂取消等損失。
- 國際形象受損,旅客信心動搖,恐影響未來旅遊旺季客流。
根據歐盟規定(EC 261),受影響旅客有權申請最高600歐元的賠償金,進一步加重航空業負擔。
歷史背景:馬德里機場過往混亂事件
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並非首次因護照檢查人手短缺或技術問題陷入混亂。2022年復活節假期,曾有約三千名旅客因排隊過久錯過航班,引發社會熱議。2024年與2025年初,機場亦多次因警力不足、系統故障及旅客激增而出現擁堵。
機場自2006年啟用T4航廈以來,旅客吞吐量逐年攀升。2024年全年,機場處理旅客量突破5000萬人次,成為歐洲最繁忙機場之一。然而,基礎設施與人力配置未能同步成長,成為每逢旅遊高峰的潛在隱憂。
地區對比:西歐主要機場的應對策略
與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相較,倫敦希思羅、巴黎戴高樂、法蘭克福等歐洲主要樞紐機場在旅遊高峰期間,普遍採取以下措施:
- 增派臨時警力與安檢人員
- 優化自助通關設施與電子護照閘道
- 實施分流與預約制,減少現場排隊人潮
- 加強旅客資訊發布,及時引導分流
雖然這些機場偶有突發狀況,但整體通關效率及旅客體驗相對穩定。馬德里此次事件凸顯其在人力調度、技術備援及危機應變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旅客反應與社會關注
混亂發生後,社群媒體上湧現大量旅客發文,描述現場「擁擠如難民營」、「排隊超過兩小時」、「錯過重要會議與家庭聚會」等情況。部分旅客對機場與警方應變能力提出質疑,呼籲當局檢討人力配置與應急機制。
旅遊業協會與航空業界亦紛紛發聲,要求政府加快增派警力、升級自動化設備,並在暑期高峰前建立更完善的危機預案。
官方回應與後續措施
Aena表示,已與國家警察局協調,臨時增派警力至T4護照檢查區,並調整機場內部交通工具班次,減緩人潮湧入速度。警方承諾將在未來數日內維持高強度警力部署,確保通關效率恢復正常。
同時,機場方面呼籲旅客提前抵達,並密切關注航班與通關資訊。航空公司則加強現場協助,協調旅客改簽與補償事宜。
展望未來:危機中的警示與契機
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T4此次混亂,為西班牙乃至歐洲航空樞紐敲響警鐘。隨著國際旅遊復甦、旅客人數持續增加,機場基礎設施與人力資源的現代化升級刻不容緩。專家建議:
- 強化自動化通關設施,減少對人力依賴
- 建立彈性人力調度機制,應對突發客流高峰
- 優化旅客資訊服務,提升危機溝通效率
唯有多管齊下,方能確保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在全球航空樞紐競爭中維持優勢,保障旅客權益與國家形象。
結語
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T4航廈的混亂事件,突顯出大型國際機場在高峰時段面臨的複雜挑戰。隨著暑期旅遊旺季持續,相關單位必須加強協調與資源投入,確保旅客順利通關、航班正常運作,維護西班牙作為國際旅遊大國的聲譽。未來數日,機場運作能否恢復秩序,將成為全球旅遊業界與旅客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