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阿波利斯市长选举白热化:奥马尔·法特赫获民主党背书引发广泛关注
奥马尔·法特赫成功获得民主党背书,现任市长弗雷面临重大挑战
【明尼阿波利斯讯】2025年明尼阿波利斯市长选举近日出现重大转折。索马里裔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现任州参议员奥马尔·法特赫(Omar Fateh)在民主党市代表大会中成功获得党内背书,这一举动首次在近30年打破现任市长雅各布·弗雷(Jacob Frey)牢牢掌控的局面,将市长之位的争夺推向新的高潮。
法特赫凭借其对警务改革、移民政策和社会公平的诉求,成功击败寻求连任的弗雷。大会现场气氛紧张,弗雷的支持者中途愤然离场,而法特赫支持者则将此次胜利视为“向传统政治的有力挑战”。随着民主党内分歧明显,弗雷阵营表示将就结果向州一级民主党提出上诉。
竞选背景:历史沿革与改革诉求
明尼阿波利斯一直以改革和进步主义著称。2017年以来,雅各布·弗雷两次成功当选市长,主打城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但自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后,全美警务改革与社会公正运动持续升温,明尼阿波利斯成为全国关注焦点。弗雷因其务实中间路线受到部分选民赞赏,但左翼人士批评其警务改革不够彻底。
法特赫的崛起正是这一历史关键节点的产物。他曾于2020年和2022年当选市参议员,以推动网约车司机权益及城市多元包容政策著称。这次市长竞选中,法特赫提出:
- 限制警察与联邦移民局合作
- 扩大社会服务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 深化社区安全改革
- 推动移民友好型城市政策
这些主张在进步选民中反响积极,但也引发了治安与移民执法方面的广泛争议。
主要候选人及其政策焦点
2025年市长竞选竞争异常激烈,除法特赫和弗雷两位主要对手外,还有多位候选人加入战局:
- 雅各布·弗雷:现任市长,主打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承诺增强全市社区安全。
- 奥马尔·法特赫:民主社会主义者,注重警务改革和社会公平,强调弱势群体权益。
- Jazz Hampton:法律科技企业家,提出以科技推动警务透明和交通法治现代化。
- Brenda Short:企业家,提出改善小企业环境与社区投资。
- 其他候选人也希望在分裂的选票中突围。
明尼阿波利斯自2009年采用排序选择投票(ranked-choice voting)制度,选民可为不同候选人排序,大大增加候选人的出口及选举不确定性。所有13名市议员席位同日选举,进一步加剧激烈竞争。
移民与社会政策争议升温
法特赫对联邦移民执法合作的改革立场成为本轮竞选焦点。在大会期间,他强调“移民也是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张保障无证移民基本权益并限制无充分理由的联邦介入执法。
近期,联邦机关在双城大都会区逮捕11名涉嫌重大犯罪的无证移民,使得移民与治安议题再次引发讨论。一位前NFL橄榄球运动员公开批评法特赫移民政策过于宽松,担忧其影响公众安全。这一事件引发部分选民对改革方向的焦虑,也促使部分族裔与进步群体展现更多支持。
公共安全、交通执法与城市治理新动向
市政层面也有重要新举措。明尼阿波利斯市议会近期批准了一项试点项目,将在部分道路安装限速与闯红灯自动拍摄系统,对违反州交通法规的司机自动开出罚单,旨在提升城市道路安全。该政策得到多数议员支持,但也有声音担忧其对低收入群体造成影响。
这项举措突显本市近年来“科技治安”理念的兴起,也与美国其他大城市如芝加哥、纽约的经验形成对照。芝加哥自2010年起实施自动交通执法,虽有效降低违规率,但在收入分配公平等议题上亦引发诉诸法院的争议。明尼阿波利斯表示,将密切监控系统运行,并结合司法救济、上诉渠道,减少潜在误罚与社会不公产生的问题。
经济影响与可比区域经验
明尼阿波利斯作为明州最大城市,其市长选举结果被视为区域城市治理风向标。2010年代以来,城市经济持续增长,但住房负担、贫富分化、族裔差异加大的趋势依旧显著。法特赫所强调的社区投资与社会福利政策,受到许多市民期望,但也引发关于财政压力与长期可持续性的理性讨论。
在美国大城市中,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地也曾经历类似“进步派竞选人崛起”与社会改革议题受热捧现象。这些案例表明,改革型候选人如果能顺利执政,短期内通常会推出一系列社会福利与治安改革政策,但成效与社会反响往往因地方经济状况和治安形势而不同。
各方反应与展望
法特赫的背书成功在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进步阵营将其视为城市走向更大包容与社会正义的重要开端,不少青年、移民及社区活跃人士成为法特赫忠实支持者。保守及中间选民则表达担忧,担心治安失控、财政压力过大,“让明市未来往何处去”成为社交媒体热门话题。
弗雷则公开表示,将继续深入社区倾听声音,推动包括经济发展和社区治安在内的“均衡治理”议程。他誓言在正式大选阶段,通过更广泛的共识和实际政绩争取重新当选。
2025年大选关键节点与后续观察
2025年11月4日,明尼阿波利斯市长和全体市议员选举即将举行。申报参选日期为7月29日至8月12日,提前和邮寄投票将在9月19日率先启动。根据市选举法,选民可为每项公职最多选出三名优先排序候选人。
随着本地和全国舆论高度关注,这场围绕警务、移民、社会福利与科技治安的交锋,被视为美国城市“新议程”的风向球。明尼阿波利斯能否在社会争议和改革需求中寻得平衡,各方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