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全球咖啡價格飆升 巴西越南乾旱疊加關稅壓力 中國市場崛起🔥60

Author: 环球焦点
1 / 3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entertainment.

咖啡價格飆升:全球供應危機下的行業震盪

氣候異常與經濟壓力導致全球咖啡價格創新高

近年來,咖啡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其價格卻在2025年出現前所未有的飆升。數據顯示,阿拉比卡咖啡價格在今年一月於國際交易所每磅高達3.48美元,較去年同期暴漲79%,而用於濃縮咖啡的羅布斯塔咖啡則創下近五十年新高。這一突發情勢,已對咖啡行業各環節帶來劇烈衝擊。

嚴重乾旱重創主要產地 供應短缺引發漲價潮

本輪咖啡價格上揚的主因,莫過於巴西和越南等生產大國連續兩年遭遇極端氣候。巴西,作為全球最大咖啡出口國,因2023至2024年間罕見乾旱和霜凍,不僅減少產量,也讓豆粒顯得更為細小。越南則遭遇七十年一遇的乾旱與隨後的洪災,產量同樣大幅下降。

這些異常天氣,源於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環境,使得咖啡種植區的穩定性大幅受損,甚至有專家預警,至2050年現有咖啡種植地恐有一半不再適合栽培。

供應鏈緊張與物流阻礙進一步放大衝擊

除了天氣因素,近年國際物流亦遭遇重創。從2019年疫情至今,全球貨運因港口壅塞、集裝箱短缺、以及運費高漲等問題,導致咖啡從產地到市場之間的流通週期延長、成本上升。

2025年開始,更多歐美國家強制執行咖啡豆溯源及無毀林政策,雖有助於可持續發展,卻也讓遵循規定的成本進一步提高。再加上國際貿易壁壘不斷升級,例如對哥倫比亞咖啡加徵預期關稅,相關合約價格同步攀升。

從農民到消費者:漲價效應波及全產業鏈

從原產地小農、進口商、烘焙商,到世界各地的咖啡館和終端消費者,無一不受這波漲價潮影響。今年三月,生豆價格一度突破四十年紀錄,使得各類型咖啡產品零售價同步調升。美國、歐洲零售市場中,一磅研磨咖啡售價首度超越七美元。

部分國際連鎖品牌與零售商如Lavazza、Nespresso,為搶佔市場,短期內自行吸收部分成本以維繫銷售表現,但業界普遍認為這一策略難以持久。在生產成本急劇上升的壓力下,咖啡館經營者面臨要不要將漲價轉嫁消費者的兩難選擇,部分小規模經營者甚至選擇退出市場。消費端則普遍出現「物價敏感」現象,不少消費者被迫改變消費習慣,或轉向更實惠品牌。

回顧美國與全球咖啡價格史

十年來,咖啡價格起伏極大。自2015年起,全球市場一度因產量過剩及強勢美元,阿拉比卡咖啡每磅價格在2018年跌破1美元,創下近十五年新低,導致農民收入嚴重受損。不過,進入2020年代,隨著天災頻發及需求回升,價格自低點大幅反彈。2021年,巴西旱災和霜凍導致價格翻倍,2024年更創下近半世紀新高。

與亞洲地區相比——中國咖啡市場異軍突起

在此輪全球供應緊張下,中國市場的崛起備受關注。中國近年咖啡消費年增逾15%,尤其在一線城市及年輕消費群體中,冷萃、手沖咖啡等創新產品蔚為風潮。根據即將在北京舉辦的2025年中國咖啡展(Cafe Show China 2025),預計中國市場將迅速追上歐美,成為全球最大咖啡消費國。

區域間的差異也十分明顯:在美國和歐洲,消費市場已趨成熟,貿易環境透明,而亞洲、尤其是中國,正值戰國時代—新品牌、新產品不斷出現,競爭格局分秒必爭。供應鏈方面,歐洲強化環保規範,而中國則積極發展國產咖啡豆,如雲南和海南地區,藉由政策扶持降低對進口依賴。

咖啡漲價引發消費者關注文健康功能

儘管價格上升,但咖啡的受歡迎程度絲毫不減。研究顯示,適量飲用咖啡可減緩憂鬱症風險、改善認知功能,還能降低慢性炎症、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的風險。隨著消費者對健康意識提升,市場上不只傳統熱咖啡受歡迎,冷萃、植物奶咖啡等新品類深受年輕族群青睞。

專家展望:2025下半年及2026年價格可能回落

儘管今年咖啡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分析師普遍認為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將迎來轉折。首先,隨著巴西新季節氣候逐漸回暖,咖啡產量有望回升。而越南等國家農民積極投入灌溉系統升級預計將促進未來產能恢復。據國際咖啡組織預測,明年報價或將逐步回落,但供應恢復需時,價格仍將維持較高波動,消費市場需要以更彈性方式適應新常態。

未來發展:咖啡行業如何應對新常態?

展望未來,全球咖啡產業正朝多元轉型發展。產區發揮科學種植,提升氣候韌性,進口商與烘焙商積極考慮供應鏈多元化、加強嚴格的產地追溯與可持續發展準則。一方面這有助提升行業整體抗風險能力,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健康與品質保證的咖啡產品。

總結而言,2025年咖啡價格飆升,凸顯氣候變遷、全球化衝擊及消費升級下,從種子到市場的每個環節都不得不重新審視與調整。未來一至兩年內,咖啡行業仍將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而中國等新興市場的表現,將成為全球咖啡產業轉型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