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經濟困境加劇 政策變動與全球限制衝擊民生
拉各斯訊——奈及利亞正面臨嚴峻的經濟與社會挑戰。近期,奈國各州州長承諾將拆除非法路障與稅收,以改善糧食供應鏈、抑制通脹。這一舉措旨在緩解因物價飆升導致的民生壓力,反映出政府對通貨膨脹與糧食安全的高度關注。
同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對奈及利亞公民實施更嚴格的簽證政策,要求申請人必須出示六萬美元的銀行流水紀錄。此舉引發奈國民眾強烈不滿,批評外交部對此缺乏積極回應。該政策被視為對奈及利亞經濟移民的重大限制,進一步加深國內外就業與流動困境。
在奈及利亞北部,伊斯蘭激進分子近期發動多起襲擊,造成至少218人死亡、超過6,000人流離失所。安全局勢惡化,不僅威脅民眾生命財產,也嚴重阻礙農業與基礎設施發展,外界對媒體報導不足表示關切。
前州長羅蒂米·阿梅奇(Rotimi Amaechi)公開批評現任政府,認為經濟表現較前任更為惡化,並指責國人對現狀過於被動,未能積極爭取改革。這一言論在社會上引發熱議,部分民眾對於新提出的政黨聯盟表達不滿,警告反對者勿阻撓改革運動。
經濟層面,奈及利亞自2023年起推動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取消燃油與匯率補貼,導致燃油價格一年內暴漲近五倍,奈拉兌美元匯率貶值超過一倍,通脹率於2024年11月達到34.6%。中央銀行為壓制通脹,將利率從2023年10月的15.5%調升至2024年9月的27.25%。這些政策雖有助於穩定宏觀經濟,但也顯著降低大眾生活水平,民眾需承擔更高的食品、交通、能源、醫療與教育成本。
奈國政府2025年財政預算達54.99兆奈拉,強調重建繁榮與社會穩定,並加大對安全、基礎建設與人力資本的投入。然而,預算赤字高達13.08兆奈拉,佔GDP 3.89%,政府需依賴國內外借貸及公私合營計畫填補財政缺口。外部因素如全球油價波動、匯率壓力與國際貿易壁壘,也加劇經濟不確定性。
經濟移民成為社會焦點,許多奈及利亞人選擇在海外從事低技術工作,這在國內引發關於尊嚴與就業選擇的辯論。民間對現行政策與未來改革充滿質疑,要求政府加強透明度、落實問責,並推動包容性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