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比特幣衝破十一萬美元大關 機構資金推動創新高🔥60

Author: 环球焦点
1 / 3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news.

比特幣價格飆破11萬美元大關:機構需求推動新高,市場熱潮持續

歷史性突破:比特幣再創新高

2025年7月10日,比特幣(Bitcoin, BTC)價格突破歷史新高,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目前報價約為110,904.95美元,24小時成交量超過610億美元,顯示市場交易極為活躍。根據多家主流交易所資料,比特幣在本週連續突破110,000美元關口,最高一度觸及113,734.64美元,刷新年內及歷史紀錄。

這波漲勢延續了自2024年底以來的強勁走勢。去年12月,比特幣首次站上10萬美元大關,雖然今年4月曾短暫回落至75,000美元,但隨後迅速反彈,並於5月創下新高。進入夏季後,市場情緒持續高漲,機構資金大舉進場,推動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

機構資金湧入:企業與ETF成為主力

本輪比特幣上漲的核心動力來自於機構投資者的積極佈局。據統計,2025年第二季企業持有比特幣的數量較前一季大幅增加23%,以MicroStrategy等公司為代表,持續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此外,比特幣ETF的資金流入量已突破500億美元,顯示投資人對加密貨幣的信心顯著提升。

在過去30天內,至少有21家企業宣布計畫增持比特幣,預計總投入達35億美元。這些企業已購買6,745顆比特幣,僅佔預定購買量的20%,顯示未來仍有大量資金等待進場。

技術面與市場預期:高點與回調風險並存

技術分析顯示,比特幣在110,000至110,700美元區間曾多次遇到阻力,但隨著成交量放大及多頭情緒升溫,突破壓力區後有望挑戰更高價位。部分市場分析師預測,若多頭趨勢持續不變,比特幣有望於年內上探130,000至140,000美元,甚至有期權交易員將目標價上調至150,000美元。

不過,市場同時存在回調風險。美國債務問題及房地產數據不佳,令部分投資人擔憂資金流動性收緊,若市場情緒轉弱,比特幣價格可能回落至95,000美元附近。技術面關鍵支撐位則落在107,000美元與100,000美元。

歷史背景:比特幣的演變與主流化

比特幣自2008年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白皮書以來,經歷多次牛熊循環。2017年首次突破2萬美元,2021年受企業與機構推動再創新高。2024年底,比特幣正式邁入10萬美元時代,標誌著其從投機資產逐步轉型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避險工具。

2025年進一步的政策利好也推動了比特幣主流化。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簽署行政命令建立國家級加密貨幣儲備,並任命多位支持加密貨幣的官員進入監管機構,為市場注入強心針。

經濟影響:資產配置與避險需求

比特幣價格飆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隨著通膨壓力與地緣政治風險升高,越來越多企業與機構將比特幣視為數位黃金與避險資產。根據CoinDesk Indices總經理Andy Baehr觀察,機構資金與ETF需求成為本輪漲勢主因,長期持有者則趁高點獲利了結,市場資金流動性顯著提升。

此外,比特幣市值已突破2.25兆美元,遠超以太幣(Ethereum)的3,400億美元,穩居全球最大加密貨幣。這一規模不僅吸引傳統金融機構參與,也促使監管機構加快政策制定步伐,推動產業標準化與合規化。

區域比較:美國領先,亞洲市場緊追

美國在本輪比特幣牛市中扮演領頭羊角色。隨著ETF產品獲批、政策環境轉趨友善,美國資金大舉進場,推動全球行情。歐洲市場則以德國、瑞士等國的加密資產合規化為主,吸引大量家族辦公室與資產管理機構參與。

亞洲市場方面,香港、新加坡持續強化加密貨幣監管與創新,吸引區域資本流入。中國雖持續嚴格監管,但民間資金透過海外平台參與度不減。日本、韓國等地則以零售投資者為主,市場波動性較高。

公眾反應與未來展望

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全球投資人熱情高漲。社群媒體與投資論壇討論度持續升溫,部分長期持有者選擇獲利了結,亦有新進投資人積極進場。專家普遍認為,若機構資金流入趨勢不變,比特幣有望維持強勢格局。

不過,市場人士提醒,隨著價格高位震盪,投資風險亦隨之升高。投資人應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避免追高殺低。

結語

比特幣在2025年7月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全球資本市場對數位資產的認同與需求。機構資金、政策利好與技術創新共同推動比特幣邁向主流,但市場波動與政策風險仍不容忽視。未來,隨著產業生態持續成熟,比特幣有望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扮演更加關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