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金磚峰會擴容迎印尼,譴責單邊關稅與對伊朗軍事打擊,呼籲加薩停火,內部貿易突破一兆美元,全球經濟格局加速多極化🔥60

Author: 环球焦点
1 / 3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trending.

2025年BRICS峰會引發全球經濟新格局討論

領袖齊聚里約 聚焦包容與可持續治理

2025年7月6日,第17屆BRICS高峰會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圓滿落幕。來自全球11大新興經濟體的領袖共同簽署《BRICS峰會聯合宣言》,強調推動多邊主義、維護國際法及建立更公平全球秩序的承諾。本屆峰會主題為「加強全球南方合作,實現更具包容性與可持續的治理」,涵蓋全球治理、金融、健康、人工智慧、氣候變遷等126項戰略承諾,展現BRICS集團在全球事務中的日益重要地位。

BRICS擴容 經濟實力超越G7

自2024年起,BRICS成員國由原本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五國,擴大至包括埃及、衣索比亞、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及印尼等新興經濟體。這一擴容舉措使BRICS在購買力平價(PPP)下的全球GDP總量首次超越G7,成為世界經濟格局中的新焦點。根據峰會期間公佈的數據,BRICS內部貿易額已突破一兆美元,顯示成員國間經濟整合與合作日益緊密。

歷史背景:從對抗西方到打造多極世界

BRICS成立於2009年,最初由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組成,南非於2010年加入。該集團成立之初,目標在於挑戰以美國和歐洲為主導的國際體系,推動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及全球產業鏈重組,BRICS的戰略重心逐漸轉向強化自身經濟主權與技術自主,並以「全球南方」為核心,推動包容性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峰會聲明:反對單邊關稅與軍事衝突

本屆峰會聯合宣言針對近期國際局勢發表多項立場,明確表達對單邊關稅措施的關切,並譴責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及對布良斯克、庫爾斯克鐵路和橋樑基礎設施的攻擊。同時,BRICS呼籲加薩地區無條件停火,強調和平解決衝突的重要性,並歡迎印尼正式成為新成員,象徵集團影響力持續擴大。

經濟融合與綠色轉型

隨著成員國數量增加,BRICS內部的經濟合作也進一步深化。中國的自動化、數位化及電氣化技術已成為集團內部推動生產力與能源主權升級的關鍵動力。近年來,BRICS國家積極推動綠色產業政策,尤其在清潔能源、再生能源技術及氣候金融領域展開合作。根據Clean Energy Finance的報告,自2023年以來,中國企業已在全球130項清潔技術領域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帶動BRICS成員國產業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俄羅斯與伊朗仍以石油與天然氣出口為經濟支柱,但中國、巴西、印度及南非等國正加速發展再生能源,使化石燃料在BRICS總體發電結構中所占比重降至一半以下。這一能源結構的轉變,不僅重塑了集團內部的經濟模式,也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新典範。

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訴求

在金融領域,BRICS領袖強調應提升新興與發展中國家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世界銀行的配額與持股比例。他們主張,IMF配額調整不應以犧牲發展中國家利益為代價,而應反映各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實際地位,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更加公平與包容。

區域比較:BRICS與G7的競合

隨著BRICS經濟實力提升,與G7間的競爭日益激烈。G7長期以來主導全球經濟治理,但BRICS的快速擴張與經濟整合,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與發展模式。特別是在綠色科技、數位經濟及基礎建設領域,BRICS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與市場潛力。

與此同時,G7國家面臨內部經濟增長放緩、產業外移及地緣政治壓力,部分成員國開始重新審視與BRICS的合作與競爭關係。專家指出,未來全球經濟格局將呈現多極化發展,BRICS與G7在技術、金融、貿易等領域的互動將成為影響世界經濟走向的關鍵因素。

公眾反應與社會關注

峰會期間,里約熱內盧街頭出現多場示威活動,涵蓋LGBT+權益、亞馬遜河口離岸石油開發等議題,反映出社會多元聲音及對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關注。同時,峰會也為巴西總統魯拉提供了推動國內環保政策、提升國際形象的契機,並為即將於亞馬遜城市貝倫舉行的COP30氣候大會奠定基礎。

展望未來:多極世界新契機

隨著BRICS不斷擴大,全球經濟治理正迎來新一輪變革。專家認為,BRICS的崛起不僅為新興經濟體帶來更多發展機會,也促使國際社會重新思考全球治理架構與經濟合作模式。未來,隨著綠色技術、數位經濟及跨國產業鏈的深化合作,BRICS有望成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與包容性增長的重要引擎。

本屆峰會所達成的多項歷史性承諾,將為全球經濟整合、金融體系改革及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隨著多極世界格局逐漸成形,BRICS的影響力與號召力預計將持續擴大,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