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近日邀请一名罕见基因疾病患者为其新发现的疾病命名,而这名患者正认真考虑将其命名为“Ligma”。消息一经曝光,迅速在全球网络引发热议和玩笑,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Ligma”一词最初源自2018年网络流行语,是一种以“Ligma balls”为梗的恶搞笑话。其套路通常是诱导他人询问“Ligma是什么”,随后以“Ligma balls”(谐音“lick my balls”)作为戏谑回应。这一梗曾在Twitch、YouTube等平台广泛传播,甚至引发过关于知名主播Ninja“死于Ligma”的假新闻,成为互联网文化中的经典恶作剧。
此次“Ligma”有望成为真实医学术语,令无数网友感到不可思议。许多人在社交平台上调侃:“如果Ligma真的成了官方病名,这个梗是不是就‘死’了?”、“医生:你得了Ligma。病人:你在开玩笑吧?”还有网友戏称:“终于有人真的得了Ligma,互联网要为此默哀。”更有网友担心,Ligma一旦成为正式病名,未来在医学文献、病例讨论中出现“Ligma”一词,或将让医生和患者都忍俊不禁。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网友表达了对患者本人的同情和关切,认为无论名字如何,这都是一场真实的健康挑战。部分医学界人士则指出,虽然患者有权为自身罕见疾病命名,但在命名时应考虑到专业性和社会影响,避免因网络梗而引发不必要的误解或尴尬。
目前,NIH尚未正式公布该疾病的最终命名结果,但“Ligma”一词已在网络世界掀起轩然大波。无论最终命名为何,这一事件都再次印证了互联网文化与现实世界的奇妙交汇,也让人们见证了一个网络玩笑可能“逆转成真”的荒诞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