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24

莫德納因疫苗需求減弱與安全疑慮,宣布中止日本神奈川mRNA疫苗工廠建設🔥60

Author: 环球焦点
1 / 3
Indep. Analysis based on open media fromnews.

莫德納因mRNA疫苗安全疑慮,宣布停止日本神奈川工廠建設

最新發展:莫德納中止在日本神奈川縣mRNA疫苗原料廠計劃

美國生物製藥企業莫德納(Moderna)於2025年7月17日宣布,將取消原定於日本神奈川縣建設mRNA疫苗活性原料工廠的計劃。這項決策是在國際間,圍繞mRNA疫苗安全性爭議日益升溫、相關風險評估持續進行之際作出。消息一出,莫德納股價隨即下跌至34.01美元,跌幅達1.9%。

全球疫苗產業重大變局

mRNA技術自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成為疫苗開發主流。莫德納的mRNA疫苗因研發速度快、調整彈性高,獲多國政府採用並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疫情進入新階段,人們對mRNA疫苗長期安全性的關切與討論有增無減,尤其是在兒童與弱勢族群的使用情境下聲浪升高。

專家意見分歧,科學與社會共振

根據莫德納和相關主管機關聲明,部分科學家主張mRNA疫苗無法改變人體基因組,並會迅速在體內降解。然而,另一派研究人員則根據部分患者RNA測序結果懷疑,mRNA疫苗有極小機會經逆轉錄作用嵌入DNA,進而產生基因影響,此爭論在全球科學界持續發酵。

近來,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曾公開對mRNA疫苗的安全性提出質疑,並強調需加強對長期和不良反應的嚴密監測。該部門於2025年5月已取消與莫德納合作開發mRNA流感疫苗的7.66億美元合約,強調此舉旨在捍衛科學與倫理標準。

日本計劃受阻,區域醫藥產業趨勢

莫德納原計劃在神奈川縣新設mRNA疫苗活性原料工廠,作為擴大全球供應鏈、降低對美國以外原料依賴、鞏固亞洲市場的樞紐。自新冠疫情以來,日本政府積極推動疫苗國產化,並與美歐藥廠數度簽署合作協議。莫德納此次撤資,凸顯國際對mRNA技術風險的重新評估,也促使日方檢討疫苗自主戰略。

目前,日本國內mRNA疫苗產能主要掌握在美國藥廠手中。與韓國、中國大陸積極投資mRNA疫苗生產線不同,日本在產業升級與技術授權方面步伐較慢;莫德納之退出,恐加劇日本疫苗依賴外國、產業自主性受限的困境。

經濟衝擊與產業格局調整

工廠項目中止將直接影響神奈川地區約300至500個就業機會,並削弱地方政府吸引生技投資的動能。同時,對日本本地上游原料供應商、新創生技企業及相關產業鏈帶來負面預期。此前,該廠被視為疫苗產業升級、強化公共衛生韌性的重大工程,如今宣告流產,地方當局與社會輿論反響強烈。

全球mRNA疫苗市場競合國際比較

從國際趨勢來看,德國BioNTech已在歐洲、新加坡建立mRNA疫苗生產網絡。韓國三星生物與多家跨國藥廠簽署委託生產協議,積極爭取國際訂單。中國大陸則由復星醫藥等公司推動mRNA疫苗技術自主研發與產線佈建,並將產品出口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莫德納在亞洲基地計劃的終止,意味著該公司在該地區的市場佈局相對式微,也為競爭對手創造新契機。

疫苗安全疑慮背後的科學思辨

mRNA疫苗自2021年大規模施打以來,其心肌炎、過敏反應風險已通過大型臨床數據得到明確認定。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與多份權威醫學期刊,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極低,且多為暫時性症狀,已納入常規衛生監測。然而,隨著個別案例報告與動物實驗資料曝光,關於RNA逆轉錄與潛在基因風險的議題受到重視。雖多數學者認為理論上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也不具整合功能,但部分研究呼籲須加強長期跟蹤、細緻風險管理。

民眾觀感及未來展望

儘管官方反覆強調mRNA疫苗安全有效,但近來媒體報導與網路輿論不斷聚焦其爭議,部分家長對兒童疫苗接種保持觀望或遲疑態度。一些基層醫師表示,民眾對mRNA疫苗信心受到動搖,詢問度明顯下滑。另一方面,部分專家認為,持續鼓勵公開透明資訊溝通,才能維持公眾信任與群體免疫效果。

展望未來,各國監管機關將持續加強對新興疫苗科技的監督審查;莫德納與其他企業面臨的不僅是技術升級挑戰,更必須適應社會期待與政策環境的重大變革。這對疫苗產業布局、國家公共衛生政策乃至全球醫藥發展,都是重要的分水嶺。

結語

莫德納因應mRNA疫苗全球安全討論,中止日本重要投資案,為亞洲乃至全球疫苗產業帶來深遠影響。疫苗安全的科學、倫理及社會爭論仍將持續,國際產業格局也將因此出現新的角力和機會。未來,透明科學證據、有效風險溝通與產業技術自立,將決定疫苗創新發展與公共衛生安全的關鍵。